目前分類:健康管理 (2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瘦體素濃度高 罹阿茲海默症低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48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體內掌管食慾的荷爾蒙竟然也會影響大腦功能,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身體掌管食慾的荷爾蒙「瘦體素」(Leptin)濃度越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越低。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信託基金執行長蕾貝卡‧伍德(Re-beccaWood)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中年肥胖的人晚年較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希望這項研究可以提供新方向,讓醫界能進一步治療、預防阿茲海默症。美國波斯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在16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這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瘦體素濃度過低時,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的斑塊也會增加。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麻辣鍋… 心肌梗塞上身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49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入冬以來,早晚溫差大,光田綜合醫院最近接獲因心肌梗塞而就醫的患者估計超出平時就醫人數的三成!眼見強烈大陸冷氣團又要來襲,心臟內科黃炳賢醫師特別要呼籲民眾在氣溫急遽變化的季節,應注意保暖及身體狀況。

一名57歲張姓男子表示當天全家人興高采烈的到麻辣鍋店吃火鍋,吃到一半時突然覺得一陣急遽胸口疼痛,家人緊急將他送醫院檢查。張姓男子表示自己雖然有點高血壓,但平時身體少有不適,加上很久沒到醫院做健康檢查了,因此一開始不太能相信自己是心肌梗塞,但經心臟內科醫師檢查發現病人出現典型激烈的心絞痛、胸口悶,透過心電圖與抽血檢查後證實他罹患的正是急性心肌梗塞,經醫師親切詳細說明後,家屬同意進行心導管的手術,將堵塞的血管打通,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醫師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黃金時間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患者在發作後的3~6小時內是救命的關鍵期,發作超過12小時以後才就醫,死亡率將達高達16%。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應把握黃金急救時間。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的臨床表現,一般為持續性的前胸部劇痛,病情輕微者,只是感到有點胸悶;嚴重者可能出現心律異常,並發生猝死或出現休克、心臟衰竭,甚至會導致死亡。有家族心臟病史、在此建議民眾在寒流來臨時,不妨提醒家人於早晚外出多攜帶一件外套以保暖。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低血糖陷昏迷 逾半夜發作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48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莊明哲指出,低血糖是指身體血糖值降得太低,無法供應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低血糖會隨時發生在任何一位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身上,血糖過低昏迷時,親友應該打緊急電話119求救。

76歲王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及腦中風的病史,平常生活可自理及自行服藥。某日早上7點,王先生的兒子上班前發現他仍未起床,於是將早餐留在餐桌上便去上班,傍晚5點下班發現,王先生仍在床上睡覺且叫不醒,立刻送到成大醫院急診,經診斷呈現意識重度昏迷,昏迷指數為3,指尖血糖測驗值為 20mg/dl,給予靜脈葡萄糖注射後,意識仍昏迷;經腦部核磁共振造影和腦波檢查,發現王先生腦部呈現低血糖病變,將來意識甦醒的機會不高。

莊明哲醫師表示,正常的血糖值範圍大約為60-115mg/dl;視個人最後吃過東西的時間而定,空腹時,血糖可偶爾降至60mg/dl以下,甚至50mg/dl以下,而無任何嚴重不正常的問題。

低血糖的保守定義是小於70mg/dl,而低血糖症狀嚴重度差異很大,診斷低血糖除需有血糖值過低外,還要合併低血糖的相關症狀,且補充葡萄糖後症狀可緩解,才可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狀因人而異,每次發作也可能會有不同情況,包括:發抖、顫抖、冒汗、心悸、心跳加速、體溫變化、思考緩慢、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眩暈、疲倦嗜睡、饑餓感、四肢無力等。一般而言,病患有上述症狀,且無法自我治療而需他人協助或就醫,則定義為嚴重低血糖。

莊明哲醫師說,一但血糖過低昏迷了,旁人應該做的事情包括: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要維持呼吸道通暢與打緊急電話119求救。超過一半的嚴重低血糖是在夜間發作,病患不一定會因有症狀而覺醒;因此,預防夜間低血糖特別重要。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腸癌、乳癌 早發現早治療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了幫助國人正確防癌,針對乳癌的X光攝影,從原本50到69歲下修到45歲,大腸癌部分則從明年初起開放全國健保特約醫院檢查。

現代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加上蔬果攝取及運動量相對減少,國人罹患癌症的人口愈來愈多。根據統計,每年近一萬人罹患大腸癌,4千多人因此而死亡,大腸癌已經取代俗稱「國病」的肝癌,成為發生最多的癌症。

至於乳癌則一直是女性癌症的榜首,且近10年來的發生率已經增加7成,45到49歲是發生率最高的年紀,每年幾乎奪走1600人的寶貴生命。為了預防這兩大癌症繼續侵害國人健康,衛生署不僅將乳癌X光攝影檢查的年齡下修,糞便檢查也開放全國的特約醫院提供檢驗。

國健局指出,明年1月1日開始,補助50到69歲的民眾,不分男女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今年起提供45到49歲乳房x光檢查,而且從明年1月1 日開始,只要有乳癌家族史,提供兩年一次乳房攝影免費的檢查。目前醫學進步,癌症零期的存活率都超過9成,千萬不要忽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劉嘉芸、梁家銘)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成不知患高血壓 六成不知少鹽少鈉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3

高血壓會引起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腎衰竭等併發症。不過調查顯示,3成以上的病患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並且高血壓病患的血壓控制率也不到3 成。國民健康局表示,攝取過多的鹽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之一,但是只有37%的民眾知道每日食鹽攝取量不超過6公克;並且在外用餐,僅3成民眾會經常要求店家少放鹽、味精或滷汁等調味醬料;或是購買包裝食品會注意標示的鈉含量,顯示民眾對減少鈉鹽攝取的觀念還有待加強。

(2009/12/16 下午 07:07:53 趙經邦)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乾冷易"冬季癢" 小心抓破皮感染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2

變天了!乾冷天氣讓很多人的手腳,開始出現搔癢情況,這就是冬季癢。有的人連睡覺也在抓癢,不但抓到手腳全是傷口,還有人抓到皮膚潰爛,引發敗血症,必須截肢。醫師提醒,冬季癢如果真的奇癢無比,最好用拍打方式取代搔抓,或是擦乳液保濕。

這雙飽受冬季癢侵襲的腿,從腳踝到小腿爬滿紅紅疤痕,有的已經結痂,有的是爛爛傷口,更可怕的抓到最後,腿部皮膚幾乎潰爛,甚至差點引發敗血症,這全都是冬季癢惹的禍。真的是癢起來要人命啊!王小姐飽受冬季癢困擾,一抓小腿馬上雪花片片,一邊做家事還得一邊忙抓癢,才剛買三天的乳液,馬上擦剩半瓶,還是沒效。受不了,乾脆沖熱水來止癢,反而更糟,因為冬天氣候乾燥,汗腺皮脂腺分泌變少,容易造成缺脂性皮膚炎。天生皮膚乾燥,或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就容易出現冬季癢。想遠離抓癢的慾望嗎?換個方式,用拍打取代指甲抓癢,也可以擦擦沒有香精的乳液作保護,才能讓你的手在冬天不用再這麼忙碌。(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0912/200912160365713.html)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冷颼颼感冒患者增 心血管疾患者多留意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4

氣溫驟降,醫療診所感冒患者增加不少,以一般性感冒居多,醫師提醒,天氣冷颼颼,日夜溫差大,特別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敏感與氣喘族群要留意保護工作,此外,老年人因為皮脂分泌少,天冷皮膚容易出現搔癢、乾裂,醫師建議使用乳液、嬰兒油來保養,避免不適。(陳奕華報導)

短短幾天,炎熱高溫的天氣轉濕冷,讓很多人大呼受不了,大衣、圍巾、手套全出籠,最近出現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鼻塞等感冒症狀到醫院求診的民眾增加不少,隨著溫度持續下探,感冒人數也有攀升趨勢,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提醒,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感冒病毒變得活躍,民眾居家外出都要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提醒本身有肺部疾病、過敏、氣喘、呼吸道敏感族群要加強保護工作。

氣溫溜滑梯,過幾天還會繼續冷,醫師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低溫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提醒慢性病患按時用藥,注意保暖。

「心血管疾病算是比較高風險,其實高血壓是最主要,有些本身有糖尿病、血脂肪偏高患者,天氣冷的時候,血壓比較容易有變化,平時醫師會建議這些患者要去運動,建議他們去運動前在家要先暖身、保暖,身體熱身之後再去運動,第二如果血壓高的比平常數字高的多的話,務必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藥量調整。」

醫師提醒,年紀大的長輩,由於皮脂分泌較少,遇到天氣乾燥、轉冷,皮膚容易乾裂,建議可以使用嬰兒油、乳液保養,減緩搔癢症狀。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睡不醒喪失意識 勿輕忽「低血糖症」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5

低血糖隨時可能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特別是一些需要嚴格控制血糖,以及多重慢性病的病患,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親友,都應該學習怎樣應付低血糖的發生;特別是夜間發生嚴重低血糖比率高,患者可以增加含糖分的點心,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昏迷喪失意識。(劉怡伶報導)

一名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及腦中風的患者,平常生活作息可自理及自行服藥,某日卻一睡不醒,送醫後檢查發現昏迷指數為3分,指尖血糖測驗值為20 mg/dl,診斷為低血糖病變,將來意識甦醒的機會不高。

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莊明哲表示,「低血糖」是指身體血糖值降得太低,無法供應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正常的血糖值範圍大約為 60-115mg/dl,空腹時,血糖可偶爾降至60mg/dl以下,低血糖的保守定義是小於70 mg/dl,當然除血糖值過低外,另需合併有相關症狀,且補充葡萄糖後症狀可緩解,才可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狀因人而異,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包括:改變藥物劑量與病患飲食時車或內容改變,當覺得有疑似低血糖症狀又無法測試血糖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當測完血糖及治療低血糖後,等15-20分鐘後再測一次,如果血糖仍低或症狀並未減輕,重複治療一次,在覺得較好後,確定照正常食用正餐及點心來維持血糖值上升。

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意識昏迷,因此旁人的緊急協助很重要。當發現有人血糖過低昏迷時,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要維持呼吸道通暢與打緊急電話119求救。

莊醫師提醒,超過一半的嚴重低血糖是在夜間發作,因此患者不可省略睡前點心,並經常測量睡前血糖值。若睡前血糖值小於120mg/dl,則增加含糖分的點心,若日間活動增加或飲食量改變,則需考慮調整降血糖藥物劑量。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疾易復發 中醫講究氣化疏通阻塞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6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在丈夫的攙扶之下,老婦人步履蹣跚,瞇著雙眼,不敢張開,緩步走進診間,動作放慢,好不容易才坐上椅子。老婦人不敢睜開眼睛,只要一打開眼睛,就覺得天旋地轉,難過至極。

老婦人早在幾年前,右耳就出問題,被確診為梅尼爾氏症,接受西醫診治,也開了刀,裝置了人工管線。術後,眩暈症狀減輕了,但右耳聽力卻越來越差,甚至重聽。沒想到,幾年後,左耳又出問題了,同樣是梅尼爾氏症,擔心手術後可能的後遺症,在朋友介紹下,她來到李深浦中醫診所就診,希望中醫可以幫她解決這個宿疾。

經過中醫師仔細診脈後發現,該名婦人內耳嚴重積水,先開了一個多星期的中藥,症狀減輕許多。婦人再次回診時,雙眼已經可以張開了,不擔心眩暈問題,還會開醫師的玩笑:「醫師怎麼長得這麼帥!」

中醫師李深浦指出,耳朵積水與腦部代謝異常有關,屬於氣化不正常。從西醫觀點來看,如果太嚴重,似乎只有開刀一途。但中醫立場看來,耳朵嚴重積水,則不見得一定要開刀。

如果嘗試了西醫外科手術,氣化異常,氣又不通了,耳朵宿疾可能又會發作,覺得天旋地轉,甚至噁心嘔吐,連走路都成問題,就跟老婦人一樣,飽受眩暈之苦。

如果接受中醫治療,可以先服用一些舒肝、健胃、健脾、利水的中藥複方,就可以打通內耳管。所謂的舒肝,就是舒緩三焦經;三焦經就聚集在淋巴系統附近,如果堵塞了,三焦不通,淋巴系統也會受影響,淋巴液逐漸凝聚,無法自然排出體外。

李深浦指出,耳朵屬於聽覺器官,許多人登高山,或是搭飛機時,耳朵會突然出現不適感覺,耳朵與外界之間好像有個屏障。主要原因就是舒張壓不夠,所以就會阻塞不通。

中醫講究「氣」的變化,如果三焦經、小腸經出了問題,不夠順暢,又不健康,耳朵就容易被堵塞,且可能逐漸喪失復原能力。換句話說,耳液不暢、耳朵內管不通,聽力受損,就是少陽經、小腸經出問題。

從中醫觀點來看,如果疏通了手少陽、足少陽,再持續服用一些具有健胃利水功效的複方中藥,原本淤積不通的腦部、臉部黏膜組織就會逐漸暢通,耳鳴、眩暈等症狀也能獲得改善。

不過,耳鳴屬於慢性累積疾病,即使透過中醫診治用藥,也無法徹底治療。不過,症狀可以明顯減輕。如果患者不去刻意注意耳鳴,就會聽不到擾人的耳鳴。

「耳疾能不開刀是最好的!」李深浦強調,頭部神經豐富,且密集發達,一旦外科手術有個閃失,可能聽力受損,一輩子都會受到影響。耳鳴眩暈患者可以考慮接受中醫治療,打通了氣,改善耳疾症狀。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8881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疝氣致陰囊腫如芒果 腹腔鏡腹股溝修補傷口小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6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您是否在排便或搬重物時,腹股溝處有鼓鼓漲漲的不適感,這可能是得了疝氣,俗稱「脫腸」,西洋流行音樂天后瑪丹娜也曾因為疝氣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統計,台灣地區每年約有2到4萬人受疝氣之苦!最新的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可以不需「開腸剖肚」,利用微創手術只需三個 0.5到1公分的小傷口,就能在腹部內進行腹股溝疝氣的修補,再鋪上人工網膜,加強腹壁的強度,徹底解決疝氣問題。因為傷口小且術後以美容膠固定,不僅傷口美觀及復原快速,也大幅降低術後疼痛感。

今年53歲的黃先生,從當兵時代開始,就發現自己患有腹股溝疝氣的症狀,腸子不時掉在陰囊中,右側陰囊時常腫大如芒果,只要打個噴嚏,或是肚子用力,疝氣就會發作,起初不痛不癢,只要用手一推,就可以把腸子推回肚子裡,因此黃先生一點也不以為意。

有一天,黃先生開始發現事情不妙,掉入陰囊內的腸子推不回去,不僅陰囊撐得硬梆梆的,還會疼得冷汗直冒。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佳璋說,該病患之疝氣已經成為「嵌頓性疝氣」,腸子卡在陰囊裡,若是不及時進行疝氣修補手術將腸子復位,將導致腸扭轉、壞死,嚴重者會引發腹膜炎危及生命。

還有一名72歲的鄭老先生,深受復發性疝氣之苦,他曾經歷過四次傳統開腹疝氣修補手術,仍無法徹底解決他的問題。反反覆覆下,鄭老先生的肚子上有四道大傷口,右邊開了三次、左邊開了一次,肚子上面有著橫七豎八的傷口,疝氣卻依舊存在,且開始出現疼痛、便秘等症狀。

吳佳璋醫師說,在利用腹腔鏡為鄭老先生進行手術時發現,原來是鄭老先生的病灶位置非常特別,傳統的疝氣手術傷口所進入的位置,並無法看到疝氣的缺口,但在腹腔鏡的視野下,此疝氣缺口卻可清楚的呈現,在經歷40分鐘的手術治療後,鄭老先生多年來的「不可見的洞口」,終於被順利縫合。

腹股溝疝氣好發於小孩與中老年人,小孩是因先天腹股溝管內環未閉合,導致腸子滑落到陰囊裡,而老人則易因腹壁強度變弱或慢性腹壓增加,成為後天型疝氣。疝氣以男性居多,50歲以上的男人是高危險群。疝氣的診斷並不困難,有經驗的醫師只要用眼睛觀察、用手觸診就可以確定診斷,腹股溝處會腫塊凸出狀,站立時尤其明顯。當腸子掉至陰囊時會造成左右陰囊大小不對稱。

吳佳璋醫師強調,成人一旦發生腹股溝疝氣,不會自己閉合,只能用手術的方式治療。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補手術,是利用腹腔鏡從腹壁內側進行疝氣修補再鋪上人工網膜,腹壁上只有幾點小傷口,也別於傳統手術的大傷口,大幅降低了術後的疼痛感也讓患者可提早恢復正常生活。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5&id=8879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 隨時可能低血糖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00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16日電)身體血糖降得太低稱為低血糖。成大醫院今天表示,任何1名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發生低血糖,一旦低血糖昏迷,應立刻求救。

76歲王姓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及腦中風病史,平日生活可自理及自行服藥。有天兒子上班前發現老翁未起床,不以為意,傍晚下班後,老翁仍在睡覺叫不醒,立刻送到成大醫院急診。

成醫診斷老翁意識重度昏迷,昏迷指數為 3,指尖血糖測驗值為 20mg/dl,給予靜脈葡萄糖注射後,意識仍昏迷,腦部核磁共振造影和腦波檢查,老翁腦部出現低血糖病變,將來意識甦醒機會不高。

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莊明哲說,正常血糖值範圍大約為60-115mg/dl,視個人最後吃過東西的時間而定。空腹時,血糖偶爾降至60mg/dl以下,甚至50mg/dl以下,不會有嚴重不正常問題。

低血糖的保守定義則是小於70mg/dl,但低血糖症狀嚴重度差異很大,診斷低血糖除需有血糖值過低外,還要合併低血糖相關症狀,且補充葡萄糖後症狀緩解,才能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症狀因人而異,每次發作也可能會有不同情況,包括發抖、顫抖、冒汗、心悸、心跳加速、體溫變化、思考緩慢、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暈眩、疲倦嗜睡、飢餓感、四肢無力等。

一般來說,病患有上述症狀,且無法自我治療,需要他人協助或就醫,就定義為嚴重低血糖。

莊明哲說,低血糖會發生在任何1名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身上,特別是需要嚴格控制血糖及多重慢性病患,糖尿病患者和親友,都應該學習如何應付低血糖的發生。

莊明哲表示,超過一半的嚴重低血糖,是在夜間發作,病患不一定會因有症狀而覺醒。因此,預防夜間低血糖特別重要。一旦發生低血糖昏迷,旁人切記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要維持呼吸道通暢及打緊急電話119求救。981216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人難忌口 醫師開健康餐飲店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0:58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6日電)糖尿病病人常因飲食不當,致病情無法控制。前屏東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李洮俊乾脆開1家健康餐飲店,「做給病人吃」,連一般民眾都被吸引。

李洮俊現在自己在外開業,診所裡有5名營養師,餐飲店就由營養師負責開菜單及食物烹調管理。

李洮俊說,高血壓、高血糖及尿酸要能控制得好,不外乎飲食、運動和吃藥。他從醫20多年發現,儘管苦口婆心勸病人一定要忌口,但病人總是很難改變飲食習慣。所以,他才會想開餐飲店,乾脆做給病人吃。

李洮俊說,在大醫院裡有提供健康餐飲的餐廳,但醫院外就沒有這種餐廳,他把餐飲店開在院外,是希望一般民眾也能吃健康的飲食。

餐飲店提供3餐的飲食,午、晚餐都供應便當,1個便當熱量550卡,採低油、低糖及低鹽烹調,飯則用五穀米。營養師林妤倩說,熱量及菜色符合台灣營養學會每日飲食指南概念的要求。

為迎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店內也供應潮流飲食,來吸引消費者上門。如早餐有漢堡、潛艇堡、墨西哥捲及米飯糰,飲料則供應咖啡和茶。另外,也供應五穀米漿及非基因改造的豆漿。

林妤倩說,雖然咖啡不是健康飲食,但現代人愛喝,店裡提供的咖啡用鮮奶調味,不用奶精和奶油球,可以對骨質流失適量提供鈣質補充。

低糖、低油、低鹽難免口味淡,林妤倩等營養師想辦法在口味上不斷做研發,如雞排用煎的,保持香味,也用檸檬香茅調味。

餐飲店開業不到半年,已吸引不少消費者,除了病人外,一般民眾上門的越來越多。有人每天到店裡報到,結果吃出健康也吃出減肥效果。

店長陳芬芩表示,1名國小老師因母親得癌症,每天跟著母親一起吃健康便當,結果1個月瘦了3公斤;還有1名消費者,1天吃2餐,並且改掉吃宵夜習慣,結果瘦了8公斤。

陳芬芩說,店裡不只提供健康飲食,也提供營養資訊,希望來到店裡的人都得到健康資訊。981216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Add to My Web 儲存至「書籤」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保牙周病照護 6萬患者明年受惠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02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局明年元月起將實施「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將全口牙齒在16顆以上,且6顆以上牙齒牙周囊袋深度大於或等於5公釐的病患者納入計畫,全年以照護約6萬名患者為目標。

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蔡淑鈴昨天表示,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40歲以上民眾,有90% 的人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炎。依據健保近10年統計,牙周病就醫人數占全國比率,自民國88年的17% 上升到97年的25%,10年間就醫人數成長52%,顯示國人牙周疾病治療需求上升。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副理事長陳彥廷表示,現有健保雖有給付牙結石清除、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牙齦切除等,但不夠完整。例如,沒有做好口腔衛教、或是哪裡有問題,就處理哪個部分,牙周病患者無法獲得較好的照顧。

蔡淑鈴表示,健保局明年元月起推行的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只要全口仍有16顆以上牙齒,且有6顆以上牙齒的牙周囊袋深度大於或等於5mm,納入照護計畫,全年以照護6萬3200人為目標。

參與這項計畫的患者,完成治療約需180天。蔡淑鈴表示,治療計畫將分3階段進行,第1、2階段為治療前完整的牙周病檢查紀錄及X光檢查。例如,針對患者牙齒動搖度、探測出血、牙齦退縮等情況,進行詳細檢查,這部分民眾通常自費就要花上新台幣1萬多元。

另外,牙醫師還會進行牙菌斑去除指導,提供牙周病統合照護手術,強化民眾口腔衛生自我保護知識,並進行完整的牙根整平術。 第3階段是追蹤服務,牙醫師會在治療後4-6週內追蹤檢查治療情形,評估牙周病治療成效,整個療程約需6次,依個人情況而定。 蔡淑鈴說,每名患者完成第1、2階段,健保局會給付給醫院診所5500元,完成第3階段才給付最後的4500元,確保民眾牙周狀況獲得改善。 蔡淑鈴表示,早期介入照護民眾牙周病,可以免去掉牙,或牙周病更嚴重時,花費更多手術治療費用。她表示,這項計畫明年將編列3.84億元,視實施成效而定,預計先實施5年,估計可照顧30萬名多患者。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晚溫差大 心肌梗塞患者增多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03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16日電)入冬寒流到,早晚溫差大,台中縣光田綜合醫院今天表示,最近接獲心肌梗塞患者人數,估計較平時增加3成,呼籲民眾應注意保暖及身體狀況。

心臟內科醫師黃炳賢說,上星期沙鹿總院急診室來了1名胸痛的患者,這名57歲張姓男子表示當天全家人到麻辣鍋店吃火鍋,吃到一半時突然覺得一陣急遽胸口疼痛,家人緊急將他送醫院檢查。

檢查發現病人出現典型激烈的心絞痛、胸口悶,透過心電圖與抽血檢查後,證實他罹患的正是急性心肌梗塞,經心導管手術,將堵塞的血管打通,恢復狀況良好。

  黃炳賢說,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黃金時間,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患者在發作後3-6小時內是救命的關鍵期,發作超過12小時以後才就醫,死亡率將高達16%,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應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他說,心肌梗塞的臨床表現,一般為持續性的前胸部劇痛,病情輕微者,只是感到有點胸悶;嚴重者可能出現心律異常,並發生猝死或出現休克、心臟衰竭,甚至會導致死亡。

  病人胸痛是最常見、最明顯的症狀,這種疼痛通常比一般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導致病人反覆輾轉不安。而老年人由於心臟功能退化,如果再發生心肌梗塞,很容易引起心臟衰竭,臨床上更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黃炳賢提醒民眾,心肌梗塞常發作於吃飯時、飯後或情緒激動的時候,而氣溫驟降溫差大,對心血管慢性病患者亦有潛在的危機,容易發生心肌梗塞與腦中風。

  他建議民眾在寒流來臨時,提醒家人於早晚外出多攜帶一件外套以保暖,若發現親友出現胸口悶、喘不過氣,合併冒冷汗、噁心等症狀,甚至昏倒或暈眩時,千萬不可輕忽,記得要趕緊送往醫院急診室,以免錯過救命的黃金時間。981216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忍數十冬…和尚疝氣大如手球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10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一位和尚長期忍受疝氣之苦,時間達好幾十年,腸子沿著腹股溝管跑到陰囊,陰囊被撐大達直徑15公分,大如手球,食物在腸子裡像在走迷宮一樣繞來繞去,有時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有時還會聽到腸子蠕動的聲音,所幸經過治療,總算恢復正常生活。

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佳璋表示,一般患者在陰囊突起直徑達2、3公分就趕緊就醫,最近有一位53歲的黃先生,也是因疝氣導致右側陰囊時常腫大如芒果。

黃先生從當兵時代開始,就發現自己患有腹股溝疝氣的症狀,腸子不時掉在陰囊中,,只要打個噴嚏,或是肚子用力,疝氣就會發作,起初不痛不癢,只要用手一推,就可以把腸子推回肚子裡,因此黃先生一點也不以為意。

有一天,黃先生開始發現事情不妙,掉入陰囊內的腸子推不回去,不僅陰囊撐得硬梆梆的,還會疼得冷汗直冒。吳佳璋醫師解釋,這位患者已經成為「嵌頓性疝氣」,腸子卡在陰囊裡,還經過扭轉,若是不及時進行疝氣修補手術將腸子復位,腸子很可能壞死,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腹膜炎,危及生命。

吳佳璋醫師指出,在利用腹腔鏡為鄭老先生進行手術時發現,原來是鄭老先生的病灶位置非常特別,傳統的疝氣手術傷口所進入的位置,並無法看到疝氣的缺口,但在腹腔鏡的視野下,此疝氣缺口卻可清楚的呈現,在經歷40分鐘的手術治療後,鄭老先生多年來的「不可見的洞口」,終於被順利縫合。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囊腫如芒果 腹腔鏡修補疝氣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05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

53歲的黃先生,去年起,發現常掉到陰囊的腸子,無法再推回,陰囊出現硬塊,心裡忐忑不安,卻又不好意思就醫,好幾次疼痛到要抬高雙腳、倒吊才能舒緩。

今年3月他終於鼓起勇氣就醫,沒想到進行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後,3天就出院,恢復正常作息,讓他直說:「早知道治療這麼簡單,就不用白受那麼多苦。」

黃先生說,當兵時,他就發現有疝氣問題,腸子常掉到陰囊,造成右側陰囊腫大如芒果,一打噴嚏、或肚子一用力,疝氣就發作,「不過,推一下就回去」,又不痛不癢,一點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初,腸子怎麼也推不回去,還把陰囊撐得硬邦邦有硬塊。

黃先生說,痛起來冷汗直流,但是因為位置很尷尬,不好意思就醫看醫師,一直拖到不能再拖,才硬著頭皮到署立雙和醫院治療。

署立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佳璋說,黃先生就醫時,已經變成「嵌頓性疝氣」,腸子卡住無法動彈,若不及時手術,讓腸子復位,將會導致腸扭轉、壞死,嚴重時,可能會引發腹膜炎喪命。

黃先生一度擔心腹腔鏡治療,開這麼小的洞怎麼手術?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接受新技術治療。

吳佳璋指出,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不需「開腸剖肚」,只要在腹部上,開3個0.5到1公分的小傷口,就能進行腹內修補,有別於傳統手術的大傷口,可徹底解決疝氣問題,不僅傷口美觀、復元快速,也大幅降低術後疼痛感。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逾50歲男人高危險群 少提重物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11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疝氣患者最好少提重物。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佳璋提醒,提重物,上健身房健身等動作特別容易引起疝氣症狀。另外,像便秘、攝護腺肥大、慢性肺疾患者,也很容易因解便、解尿用力,或常猛烈咳嗽,導致腹壓增加,讓腸子更容易滑落到陰囊,引起疝氣。

吳佳璋解釋,腹股溝疝氣好發於小孩與中老年人,小孩是因先天腹股溝管內環未閉合,導致腸子滑落到陰囊裡,而老人則易因腹壁強度變弱或慢性腹壓增加,成為後天型疝氣。

疝氣以男性居多,50歲以上的男人是高危險群。疝氣的診斷並不困難,有經驗的醫師只要用眼睛觀察、用手觸診就可以確定診斷,腹股溝處會腫塊凸出狀,站立時尤其明顯。當腸子掉至陰囊時會造成左右陰囊大小不對稱。

吳佳璋醫師指出,成人一旦發生腹股溝疝氣,不會自己閉合,只能用手術的方式治療。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補手術,是利用腹腔鏡從腹壁內側進行疝氣修補再鋪上人工網膜,腹壁上只有幾點小傷口,有別於傳統手術的大傷口,大幅降低了術後的疼痛感,也讓患者可提早恢復正常生活。不過心肺功能不佳,或凝血功能異常患者不適合進行手術。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動脈硬化_中醫觀點》頸動脈硬化警示全身有輕重不等動脈硬化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14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頸動脈硬化往往是全身動脈硬化的部份表現,千萬不可輕忽嚴重性。中華民國女中醫師協會榮譽理事長呂張卻醫師表示,頸動脈硬化與遺傳無關,而是跟膽固醇過高、血脂肪、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有關係,為身體出現血瘀、痰瘀所造成,治宜活血化瘀、清熱化痰,同時多做和緩的運動。

呂張卻醫師指出,發生頸動脈硬化的患者,只有碰撞受傷所引起的鈣化現象才會出現單一局部硬化,一般來說,當身體出現頸動脈硬化時,代表全身性動脈皆有輕重不等程度的硬化情形,且會引起諸多的併發症。

傳統中醫治頸動脈硬化,需活血化瘀者當用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膈下逐瘀湯等處方,需清熱化痰者當用礞石滾痰湯、滌痰湯等處方,若患者兼有糖尿病者,視症候酌加丹參、川七、麥冬及桑葉等單味藥,若患者兼有血壓高者,視症候酌加荷葉、山楂等單味藥。

呂張卻醫師強調,治療頸動脈硬化需採整體療法,依患者個別症候而定,除了上述處方外,有時還要加補氣補血藥,有時則當用補養脾胃藥,如此才能夠對症下藥。患者也應把身體照顧好,除了飲食均衡、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外,還要多做散步、快步走等運動。

但絕對不能做過度激烈的運動,以免因心臟、動脈負荷不了而導致心肌梗塞,也不能讓脖子從事扭轉三百六十度的激烈活動,以免造成頸動脈內膜剝離,進而引起血管阻塞、腦中風等症狀或疾病,只能適度做和緩的上下左右旋轉。

我要引用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動脈硬化》 頸動脈狹窄 中風機會高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15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有高血壓、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較容易有頸動脈硬化情形,高壓氧醫學科醫師陳紹原表示,頸動脈硬化久了就容易出現狹窄,會使血液循環受到影響,甚至造成暫時性腦部缺血問題〈中風的前兆〉。

頸動脈狹窄程度愈厲害,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愈高。陳醫師表示,有些人血壓不控制或是有代謝症候群,再配合油膩的飲食,雙管齊下,很容易就中風。

神經內科醫師陳昭境也表示,輕者則出現俗稱「中風預兆」的短暫性腦缺血,如突然嘴歪、眼斜、口齒不清、言語障礙、單側臉部、手腳會發麻或無力、走路不穩或視力模糊等大腦局部缺血症狀,或導致類似俗稱「眼中風」的陣發性同側單眼暫時性黑矇;嚴重者直接發生中風。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長期吸煙、高血脂症、有症狀的冠狀動脈或周邊動脈疾病病史者以及曾接受過頭頸部放射治療者等都是頸動脈狹窄的高危險群。民眾若發生疑似腦血管疾病的症狀或常常頭暈目眩,應趕快找神經內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安排頸動脈超音波篩檢。

如何治療頸動脈狹窄?陳醫師表示,先控制好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如戒菸、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飲食要均衡(控制熱量、低鈉低脂低糖高纖飲食)、規律運動習慣、控制體重、杜絕不良的生活習慣。其次,亦應合併醫師的藥物治療。

另,視頸動脈狀況來評估是否搭配手術,陳醫師表示,目前有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及頸動脈成型術併支架置放術兩種。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動脈硬化》超音波查血管厚度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8 01:18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頸動脈硬化是中風前兆,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晉誼表示,發生動脈硬化時,大部分動脈血管都隱藏在體內深處,因此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頸動脈硬化,透過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就能知道頸動脈血管厚度。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網站資訊顯示,家族史是頸動脈狹窄、硬化或中風危險因子之一,陳晉誼醫師表示,若頸動脈狹窄程度在50%以下,還算可以接受,狹窄程度在50%以上可能就會開始出現一些症狀,若狹窄程度超過70%,中風機率大大增加。治療頸動脈硬化藥物以抗血小板藥物為主,像阿斯匹靈等,若已經出現缺血性症狀,如手腳無力、頭昏等,可能就要考慮開刀治療。開刀治療多採取頸動脈內膜剝除術,手術風險為1%-2%。

陳晉誼醫師提醒,對頸部不當按摩的話可能破壞血管,讓頸動脈硬化現象更為惡化,因此最好不要隨便按摩頸部。

如何預防頸動脈硬化?陳晉誼醫師指出,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血脂肪值,少吃海鮮、油膩食物,以免膽固醇過高,傷害頸動脈,並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有時也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B群,雖然醫界對維生素B群的效果還沒有定論,不過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倒也沒什麼壞處。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