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9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國贪官多,最贪的是誰?

不是別人,正是獨夫民賊胡錦濤家族。

去年十二月,胡錦濤兒子胡海峰的公司通過暗箱操作,一舉拿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所有147個飛機場的液體安檢政府采購合同。僅僅這一個機場液體安檢政府采購,就價值好几十億。據BBC英國廣播公司和法新社等國際媒體報道,中國民航總局12月12日宣布,胡海峰的公司贏得民航總局的液態物品檢測仪器合约,合约范圍將包括全國所有機場,以加强反恐安全爲由,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47個機場都將安装"威視"的X射線液體安全檢查系统。這款仪器出口價爲20萬美元一台,連同系统安装維修,整個這項政府合约金額高達數十億人民幣。整個過程近乎黑箱作业, 有關资料全部保密,故意图利胡錦濤家族的痕迹很明顯。 前個星期有消息说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被調查。隨後又被官方否認。 我想,既然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親手將價值好几十億的政府采購合同給了胡錦濤兒子胡海峰,还會被調查整肅?應該不會了吧。胡錦濤要的不就是權和錢嗎? 既然楊會給他奉上,應該心滿意足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從谈判加入WTO以来,經濟領域趨势是越来越開放。像這種某公司壟斷全國某一行的鲂幸檔氖慮楸糾匆丫苣逊⑸:跆蔚亩雍7迥芄豢钩德⒍先庖恍幸擔浔澈蟮惱沃С挚隙ㄊ欠浅G看蟮摹?br />
去年四月胡錦濤訪美,第一站選擇远離政治中心華盛頓,改道美國西雅图的微軟公司做客,消息人士披露胡錦濤女婿從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爲對微軟盛情接待的回報,胡錦濤主持仪式與其簽訂了一個十多億美元的電腦軟件合同,胡錦濤家族在這中間到底獲利多少,不得而知。

胡錦濤家族还涉及房地産開發,國企改制,股市,医院,信息産业等,總资産應当列于中國新四大家族之首。

胡錦濤的一些親信也發明了各種名目繁多的賺錢方法。他的親信連襟田鳳山(民間戏稱两個男人共用一個女人爲連襟)在黑龍江省長任上的撈錢方式是出售烏纱帽。價格依照烏纱帽大小按质論價。十六大的时候胡錦濤想把田鳳山提拔爲中組部長,幸虧中央從西部大開發的全局出發,提拔了西部的重慶書記任中組部長。要不然中國的官位全都已經成了商品,供胡錦濤田鳳山出售了。

胡的秘書令計劃賺錢方式是收取工程撥款的回扣。令計劃是山西人,僅僅一個山西运城假滲灌工程,區區3億多工程款,令就收了1000萬賄赂,只有2。85億下到运城。對于報道揭露山西运城假滲灌工程的新華社借調記者高勤榮,山西不敢處置。是胡辦直接打電话叫山西抓人,判了十三年有期徒刑。

在十三年盛世期間,中央曾經想辦法從源头上堵住腐敗,搞了分税制和權力下放,以避免中央幹部私分工程款。但是胡錦濤上台後,借口防止地方主義,把很多權利又收回了。令計劃当然高兴這種收回。這意味着自己的財源滾滾。

排在胡錦濤後面的第二贪,是温家寶家族。其夫人張培莉、其子溫云松均是貪瀆有名的大財閥,但對此至今大陸傳媒連點風聲都不敢漏一點,遑論學香港台灣媒體爆料揭弊。

去年五月四日,香港《苹果日報》有篇評論文章指溫家寶自0三年當總理以來,出訪從不帶夫人,因為其妻張培莉商業色彩太濃。

中國總理夫人張培莉曾任中國珠寶協會副主席和中國唯一的上市珠寶企業北京戴夢得寶石公司的總裁。該公司一直操控中國的珠寶鑽石交易。後因丈夫當總理,張培莉被迫辭職,轉任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負責人。傳溫夫人實際仍在做珠寶生意,北京平安保險大廈的戴夢得珠寶公司還保留著她的辦公室。

據報導說,溫家寶夫人是個活動家,她的商業活動有時亦伸展到香港來。有人打著張培莉的旗號,洽談項目合作,還未幵談,一張口就要十五萬港元。

香港已停刊的財經雜志《遠東經濟評論》曾報導說,由于丈夫的權利,張培莉在中國珠寶業炙手可熱,很多政策出自她手。

去年哈爾濱一家醫院發生五百萬元天價醫療費事件。大家既憤怒于醫院對病人的欺詐和貪婪,亦對付得起五百萬元天價的患者為何方神聖感到好奇。《財經》雜志在調查後透露,這位出錢五百萬的患者之子翁強是位商人,在為其父治療期間動用國家級醫療專家以及各層關系,顯示有特殊背景。哈爾濱的知情人講,翁強是溫家寶夫人張培莉手下,他出入醫院所用的車輛挂的是溫辦的車牌。溫家一個小夥計出手已如此豪闊,可見溫家財力之厲害。

溫家寶有一子一女,太子溫云松是位隱形大亨,其財富可能高居全國十大之內。《遠東經濟評論》和《壹周刊》對他早几年從商經歷作過報導。溫云松美國留學歸國曾求職于一知名外商公司被拒,因外商怕太子党難駕馭。後來他自行創業,設立網絡公司Unihub,任總裁,與國際知名廠商戴爾、北爾和思科均有合作,同時在深圳、上海和武漢設分公司。為隱瞞身份,溫云松化名陳松,但圈中人皆知他是溫家寶公子。

溫家寶0三年當總理後,香港《壹周刊》披露溫云松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次子李澤楷合作,其Unihub獲李注資,占股權百分之五十一,後來更增加到七成。而溫云松的公司從0二年幵始大舉發展,取得華廈銀行、平安保險、中信証券、上海証交所、南方証券及招商銀行等全國性金融公司作客戶,中國總理的公子和香港首富公子的合作是最顯赫的權錢結合。

神秘富豪鄭建源的真人是溫云松 。

二00四年七月以來北京官場盛傳總理溫家寶患病住院,而他的病是被他兒子溫云松收受“平安保險”大筆賄款的醜聞氣出來的。知情者說,此事對溫家寶是一生最大的打擊。事緣廣東著名財經雜志《新財富》五月公布了一個全國五百富人排行榜,排名第三的是一個叫寶華集團的老板廣東汕尾人鄭建源,主要行業為保險,擁有資產六十三點七億元。該刊說,鄭建源一貫為人低調,是一位披著神祕面紗的超級富豪。其真容無人見到。

鄭建源的寶華集團是平安保險公司的大股東。温云松以46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從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那裏獲得32億的股份。這4600萬元人民幣的原始啓動资金也用不着花温大公子一分錢,就沖與中國總理温家寶大公子有业務關系的企业這一條,國有商业銀行还不得上趕着乖乖地將4600萬元人民幣如數拆借過来?

在溫云松拿到平安保險公司32億的股份後,溫家寶特批平安保險于六月二十四日在香港上市後,寶華這批股已暴升到七十三億港元。

該年七月一日廣東的《二十一世紀經濟導報》披露,鄭建源衹是一個傀儡,寶華集團的真正的神祕老板是“三十來歲,常住北京,在美國留學歸來後在北京創立了一家公司,一直從事IT方面的工作,曾經幫助平安保險以及一些全國性的商業銀行証券公司從事IT項目的建設與諮詢。”至此,溫云松之名已呼之欲出。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479]吃吧,中國人!吃吧,中國貪官~

在中國,是「吃得下」道德淪喪的社會,還有甚麼吃不下?靠愛滋吃愛滋,靠希望工程吃希望工程,靠孤兒院吃孤兒院……。

本篇引用自 吃吧,中国人!

[原文換碼轉貼]

有愛滋縣之稱的河南省某縣,近幾年因被報導愛滋病氾濫的慘況,而收取了各界援助金約三億元(人民幣,下同),日前被揭發援助金肥了縣委書記楊xx。別號「楊書億」的楊xx等官員,涉嫌貪污愛滋病專用款項一千萬元,更曾虛報愛滋病人數字,詐騙到訪的溫家寶總理八千元的「利是錢」。──這可以說是近來聽到的最骯髒殘酷的貪污醜聞。

內地著名評論員徐迅雷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南大抵是窮山惡水,但那盛產愛滋病,縣委書記自然就『靠愛滋吃愛滋』了。」與加拿大一位朋友談起這件事,他詫異地問:「這樣也吃得下?」這是生活在善良文明社會的人無法想像的事!

但在中國內地,這絕對是「吃得下!」道德淪喪的社會,有甚麼吃不下?靠愛滋吃愛滋,靠希望工程吃希望工程,靠孤兒院吃孤兒院……。

廣州的《南方週末》曾揭露中國希望工程的一億多慈善捐款被挪用去炒股票,辦公司,找三陪小姐的花費也當作「工作費」報銷。失學的兒童?管他去死!

內地民政部門給孤兒院撥福利款項,規定凡給孤兒作一次醫療手術,可獲福利津貼若干元。孤兒院的主事人,不是為需要做手術的孤兒找合適的醫生與醫院,而是選擇能給他們回扣的醫生和醫院,這叫做靠孤兒院吃孤兒院。

上下交征利,人人都看自己所在的職位有甚麼東西可「吃」,就儘量去「吃」。不久前揭發東莞市塘廈鎮前鎮長李為民,所管轄的鎮也不過十多萬人,卻能夠挪用大量公款,他在港澳輸掉的賭款就有九千多萬。這也是說在一個小鎮當個「九品芝麻官」,也能夠靠芝麻官吃芝麻官。這種靠甚麼吃甚麼的事情,每天發生,說之不盡。東北一小鎮的銀行行長,可以把大部份存戶的錢都「吃掉」,然後一走了之。深圳、廣州常見一些傷殘的求乞兒童,那是賣人口的丐幫頭目把兒童硬生生殘害之後再利用他們的殘軀去吃討賺錢。

內地網頁流傳一個笑話:四個孩子在一起誇耀各自的叔叔。毛毛說:我叔叔在服裝店工作,他身上穿的衣服天天翻花樣,說是試穿。明明說:我叔叔在飯店當廚師,山珍海味天天嘗新,說是試吃。惠惠說:我叔叔在百貨商店當經理,家的家用電器應有盡有,說是試用。莉莉說:我叔叔在婚姻介紹所工作,來找他的小姑娘真多,最近他與一個女青年同居,說是試婚。一個「靠山吃山」的順口溜是:

「官場吃公款,商場吃回扣,賭場吃洗錢;」「工人吃低保,醫生吃紅包,員警吃罰款,編輯吃『版面』,學校吃『擇校費』,演員吃『出場費』,運動員吃『身價費』,小姐吃『青春磨損費』……」

「只有農民沒得吃──土地吃不了,轉身吃救濟,救濟吃不了,外出務工去。」

吃吧,中國人!靠山吃山,把山林吃光,讓水土流失,一場不算大的雨也造成洪災。靠水吃水,傾倒工業污水,攔江建壩,讓污泥濁水垃圾滾滾流到下游,或者塞河道成災。

吃吧,中國人!吃吧,中國貪官,把勝景吃掉,把古吃掉,把資源吃掉,把貧弱無依者連骨頭都吞掉,看中國還剩下甚麼?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大陸股市崩盤覘測大陸的經濟現狀
Published by 詹順發 律師 5 月 16th, 2008
發表於 未分類.
最近紐約時報報導了一篇有關亞洲股市的文章,題目叫 “Stock Bubbles Across Asia Are Now Bursting” (亞洲股市泡沫破裂),文中提到:

A year ago, investors like Guan Ling were ebullient, Chinese share prices had climbed over 500 percent in the span of two years, setting off a nationwide stock buying frenzy … That was last year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has plunged 45 percent from its high, reached last October.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which ended March 31 with a huge sell-off, was the worst ever for the market. … Zhang Liying, 55, a retired hotel waitress who with her husband invested all their savings in the stock market. “My husband asked me to sell; I wanted to hold for a while. Now my husband condemns me as so stupid that we lost our family’s savings.” Si Dansu, 68, and a retired engineer, is even more distraught … “… I invested almost all my savings and retirement fund in the market 10 years ago. But now I’m totally penniless. All my stocks went down.” … JP Morgan estimates that 150 million people in
China were invested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as of the end of last year. … “I’m getting out of the game,” said Yuan Yuan, 23, a researcher at a fund company in Shenzhen who also invests on his own. “The game is over. Big institutions pulled out first, only leaving the small investors.”

(1年前,如同關林【譯音】的投資人,是如此地興高采烈,中國股市在2年內漲了5倍,引發全國性的炒股熱潮。從去年開始,上海綜合證券指數從去年10月時的最高點狂跌了45 %;今年第一季到3月31日止更是帶量下殺,創歷史新低。…55歲的退休旅館服務生張麗英【譯音】,和她先生共同把所有儲蓄拿來炒股。『我先生要求我賣,我想說再等一下。現在我先生罵說都是因為我笨,以致家裡存款都沒了』…68歲的席丹蘇【譯音】,是一個退休的工程師,更是十分『抓狂』【台語,形容非常生氣,氣到快瘋掉的樣子】…『…我10年前投入所有的積蓄和退休基金去炒股,但我現在是血本無歸,我的股票完蛋了!』…JP 摩根估計,直到2007年底,有1億5,000萬人投入中國股市…『我不玩了!』 23歲的袁元【譯音】這麼說,他是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員,他也投入他的資金;『這場遊戲結束了,大戶們早已溜之大吉,只剩下一票慘遭套牢的散戶』)。

在資本市場裡翻攪,這種「三更窮,四更富,五更賣大厝」(台灣諺語,形容賭徒財富流動甚快,且十賭九輸) 的事,不是新聞,也不是新鮮事。看到股市的起起落落,財富的來來去去,我常會想一個很哲學的問題,即什麼人發明了股票、股市這種整人的玩意兒?這玩意兒的厲害,是把不具流動性或流動性不大的公司資產,打包成一項總體資產,再將之分割細碎化、股份化,然後變成具流動性之股票;而其荒謬之處在於,這家公司什麼都沒變,可是上一秒與下一秒、開盤與收盤、昨天與今天的股價就是會不一樣!為什麼?如果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是如此地浮動、不穩定,這家公司還有搞頭嗎?有經營的價值嗎?就如同一個人今天健康、明天就病懨懨的,早上還活力十足、下午就死氣沉沉般,這種人還能經營事業嗎?能信任嗎?可是現實股價就是起起伏伏的;要是你請教分析師,他反而塞給你一大堆什麼消息面、技術面、基本面…以及一大堆多頭排列、空頭排列、黃金交叉、死亡交叉、M頭、W底、KD值、波浪理論等等,說得你昏頭昏腦,搞不清東西南北,最後還告訴你要「逢低買進」賺波段,或「追價買進」賺主升段、末升段,不然會買不到云云…。

老婆有一個同事,有一次講了一句「一語驚醒夢中人」,而讓人茅塞頓開的話,印證了孔老夫子所說的「雖小道亦有可觀焉」及「禮失求諸野」的道理。這位同事也曾在股海打滾多年,但其財產到頭來還是歸零;她說:「股市的確會有一段時間讓你賺錢,可是你不見好就收,最後你會失去一切,又歸零」;且她從此沒再碰股市,繼續上她的班。

人只有在極痛之後,才會激發出智慧的潛能,老婆的這位同事亦是;相信這種頓悟,大陸這次很多崩盤後受傷的股民也會有──資本市場不好玩,危險多多!別以為股市永遠是狂漲的,股市的行情常是在一片樂觀中開始,一片瘋狂搶進的時候重挫;「待會兒再賣」、「等賺多少再賣」、「下殺時攤平」、「搶反彈」…常會讓你在股市中死得很難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不過20餘年,遇到這種暴跌級的股市崩盤經驗不多,只要經濟市場繼續走下去,中國股民會漸漸了解資本市場的實質是什麼。

至於中國大陸這次股市的崩盤會引發什麼樣的效應?談這個題目之前,先簡單介紹大陸股市一些基本狀況:

1. 2007年12月31日止,大陸開戶股民為1.3億人,同時中國人口為13億5,000萬人。

2. 2007年10月16日,上海綜合證券指數最高點 (以下簡稱上證指數) 為6,092.06;今年4月1日低點為3,329.16。

3. 2007年4月1日上證指數為3,300點;今年4月1日還是3,329.16點,顯然是紙上富貴一場,落花流水春去也!

4. 上證指數2005年12月為1,000點,2007-10-16為6,092.06點,總共上漲了5,000餘點,股價完全背離大陸的經濟實力。

5. 2008年首季,上證指數從5,261.56點下跌到3,472.71點,跌幅為34 %,創1994年以來單季最大跌幅。

6. 上證統計至2008-4-1止,滬深兩市A股市值由33.68兆人民幣萎縮至21.6兆,市值減縮達12.08兆,減幅達35.87 %。目前大陸的GDP約為13兆人民幣,所以股市市值跌幅是非常驚人的。

7. 大陸股市中,市值在500億人民幣以上為權重股。其中滬深兩市A股中的74支權重股 (均為國有企業),在第一季市值損失達9.4兆人民幣,縮水幅度達79.13 %;顯見其為這波股災的下跌「元兇」。

8. 大陸58家基金公司公布第一季「基金季報」,虧損達6,474.99億人民幣,為史上最大的單季虧損;去年第4季基金虧損則為720.04億人民幣。因此基金規模從去年底的3.164兆縮水至2.475兆,減少人民幣6,894.64億,縮水幅度為21.79 % 。

9. 根據彭博統計,截至4月21日止,中國股市已蒸發1.9兆美元,相當於加拿大 (Canada) 與德國 (Germany) 股市總值。去年中國股市新開5,800萬戶,目前僅剩2 / 3 。

10. 中國大陸通膨壓力甚重,2月為8.7 %,3月份的CPI上漲8.3 %,已創11年來的新高。預料中國人民銀行還會繼續採取貨幣緊縮措施,以壓制通膨,凡此均不利未來股市的價格。

雖然據預測,今年GDP成長率可望達到9 %;但是股市的崩跌所造成的效應實不可忽視,尤其破產的股民將會是社會一股不滿及不穩定的來源;雖然股民開戶數為1.3億,但這些開戶人口應該是屬於大陸較富有的一群,倘以一戶4口人來計算,則其影響人口為5.2億人,已近大陸一半的人口。

大陸股市的崩盤,將會有下列的效應:

(一) 家庭、企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惡化:當股民、企業在股市中破產時,他們會拖累銀行,因為他們已無償付本息之能力;此時列在銀行中的資產即應收帳款,其品質迅速變壞,多會形成呆帳;他方由於經濟泡沫破裂及通膨交叉因素,政府不敢降息,而仍維持緊縮措施及升息,這時對存款戶仍須支付高額利息;如此銀行在負債項下,對支付利息之責任不變,甚至加重,但相之於前述資產項下應收帳款品質下降,甚至形成呆帳,兩者無法平衡,從而會侵蝕銀行的資金,導致銀行資本適足率下降。由於資本減少,銀行經營風險加大,儲戶對於存款改為保守,此時貸款數會下降而形成緊縮現象;當然利率還會進一步拉升,而對經濟增長造成不良的影響。此外,為避免過多的呆帳所引起的系統性危機,官方可能又要花費巨大財政成本援救銀行。

(二) 犯罪的爆發:大陸官方貪污橫行,挪用公款圖利自己之事屢見不鮮,相信在這一波股市上漲中,私自挪用公款炒股者,必不乏其人;當然在民間企業或銀行上班者,這種假公濟私之輩也大有人在。當股市上漲時,這些醜行敗德因拆東牆補西牆,資金還能調度、彌補,所以不會揭發;一旦股市崩盤,無法再拆東牆補西牆時,紙便包不住火,挪用公款的犯罪隨即「醜媳婦見公婆」。所以我敢斷定大陸的公、檢、法系統,最近可能要開始忙於挪用公款的貪污、侵占之犯罪的立案、偵辦,而成了大陸最繁忙的公務部門。

他方股民在股市中喪失財產,這下怎麼辦?繼續上班?犯罪?還是下海賺回來?所以我估計未來數年內大陸的犯罪率會升高。另離婚率也會升高,各位需知,不止New York Times所登的那篇丈夫罵貪心的老婆stupid而已,「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夫妻、家庭之經濟基礎一旦摧毀,夫妻勞燕分飛,家庭四分五裂,家不成家是必然的結局。

(三) 窮人增加導致社福支出加重:階級這玩意兒不是固定不動的,這是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 (你要稱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行,雖然它們在理論上可以扯出彼此不同的一大堆理由) 最大的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若你喪失生產工具、生產資料──簡單地講就是你喪失了財產、金錢,很抱歉!你便是階級的沉淪者!也許昨天你還是吃香喝辣的「剝削階級」、資本家;但破產後,今天若運氣好點,而你也「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還能上個班,忝為「被剝削階級」;最慘的是連上班的機會都沒有,而淪落到「流民階級」,想「被剝削」一下勞力,都求之而不可得,此時只得靠微薄的社福救助。當然為了應付這些因股市暴跌而加入的新貧階級,政府的社福財政成本會大幅增加,對其他政府支出有排擠效果 (Crowding out effect),自不待言。

(四) 套牢熱錢:這幾年來大陸外匯存底突破1兆美元,去年底數字是1兆3,000餘億元,高居世界第一位。大陸人民與台灣人民一樣,也把外匯存底當成是國力的象徵,實在是對經濟現象的誤認,爾後有機會再為文論這個大題目。

1兆3,000餘億雖大部分來自大陸企業、勞工辛苦工作的創匯所得,但也不乏預測大陸人民幣上升及大陸股市、房市狂漲而匯入的炒作熱錢,雖然理論上大陸還有外匯管制。

Hot money 進入大陸,不是每筆錢都是Big institution,它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屬於「游擊手」(即散戶級的資金)。不過無論如何,熱錢進入大陸不會只有為了炒匯而等待人民幣升值,及放在銀行賺那蠅頭小利的利息;一般熱錢擁有者也會手癢地將資金投入房市、股市──我也不相信這些人個個眼光神準,個個都能飽掠而去;所以大陸股民會有因股市崩盤而受損,甚至如台灣報紙所登,在4月1日上證指數的殺盤過程中,一位老婦看到A股下殺百餘點,再也忍不住地當場昏倒,因她畢生積蓄的20萬元人民幣投入股市,現在僅剩9萬元…相信會讓這些熱錢持有者昏倒的損失,也必然所在多有。這些在世界各地亂跑的熱錢擁有者真是流年不利,當他們投資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時,因次貸風暴而受損;投資大陸股市、房市又受損,真是雙面挨巴掌──不好過啊!所以過去大陸有句順口溜形容這些投機的熱錢,最適合不過:「炒樓炒成房東,炒股炒成股東,泡小蜜泡成老公」。

(五) 房地產連帶崩盤:股市與房市永遠是孿生兄弟,股市好,房市就好;股市倒楣,房市無法獨存;這兩樣就是唇亡齒寒,戶破堂危的最佳寫照。近日報載,大陸前十大房地產大亨,資產市值縮水達一半以上,其實也是必然的。想想8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時代,世界首富就是西武集團 (日本職棒隊伍Lions即屬這各集團) 的老闆堤義明;但當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堤義明似也灰飛煙滅,於今安在哉?

所以大陸房地產的下跌,想必也套牢一缸子的人。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的呆帳問題,因房市價格的崩跌,一定會影響到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這是不變的定律。

(六) 大陸的人民幣何以未被團隊炒家狙擊?

大陸股市、房市這種崩跌的規模,按理足以引起國際炒家的「垂青」及攻擊;但目前卻是風平浪靜,這與目前據推估每天約有2.5兆美元的流動資金在世界各地流竄打游擊的炒家們本性不合。理論上,大陸股市、房市的崩跌應會引發短期性的國際熱錢「落跑」,並順便打扁人民幣匯率,再回馬槍地坑一筆。國際熱錢狙擊匯率有一定的模式:熱錢進入→換成本國貨幣→炒作股、匯市→大量買入美元、拋出本國貨幣→本地央行為維持本國貨幣匯率,拋匯買入本國貨幣→用罄外匯→央行放手讓本國貨幣貶值,造成本國貨幣狂貶→外資償還本國貨幣,飽掠而去。

但大陸則基於下列因素,人民幣未被狙擊:

1. 美元處於弱勢。

2. 人民幣還在升值狀態。

3. 大陸GDP仍在增長。

4. 龐大的外匯達1兆3,000餘億,國際熱錢與之相較顯得太渺小,不敢螳臂擋車。

5. 大陸升息。

所以大陸股市的崩盤,告訴我們許多的信息,因為那是大陸經濟現況的總體反應,只是看你是否會解讀而已。國際炒家George Soros的名言,不妨引為大陸股市何以崩盤的最佳詮釋:

“Stock market bubbles don’t grow out of thin air. They have a solid basis in reality, but reality as distorted by a misconception.”

(股市泡沫不會憑空出現,它們是基於一種遭錯誤觀念扭曲的現實而生)。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炸雞鴨背後的真相 一位良心發現者的自白”內容是真的嗎?  2007-12-15 05:11:55

原文:

學習傳統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鄉一趟,聞到滿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兩年前我做炸雞鴨生意時的一段生涯,真的是不堪迴首,因此把一些永生難忘的經歷寫出來,希望與全世界每一位有緣看到此文的朋友交流,因為良心的折磨已使我夜夜不能成眠了!如果你們覺得對親朋好友有真實的利益,敬請廣為告知,使我們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色香味的迷津之中,永無休止無法自拔……

前幾年有一次吃肉,不知為什麼反胃,吐得很厲害,之後就一直也沒再吃過,見別人吃也沒什麼感覺,就這樣一晃有四年了。可是那天我在逛街,突然被炸雞的味道給引得饞涎欲滴,像是「靈光乍現」似的,心裡萌生了一個念頭:一定要做這個生意,肯定會賺大錢!一個不吃肉的人都有這種感覺,何況那些吃肉的人呢?

這種感覺慫恿著我,似乎想都沒想,連鎖性質的小店開張了,就學了三天技術。其實哪裡有什麼技術?把那些已經宰、剖好的雞、鴨,用教你的方法,拿配方腌製一下,腌製的過程其實就是加入添加劑的過程,醃上一晚上,第二天撈出來炸就可以了。

醃 制

但剛一開始,按照總店教的辦法製作,炸出來的雞、鴨味道總不如他們的香;從總店進腌製好的雞、鴨又沒有什麼賺頭,後來纔慢慢明白,問題出在腌製過程中,用的調料不一樣。連鎖推展方就是為了賣配方材料。

聽了有關人士的指點,纔懂了:除了用傳統的花椒、大料、陳皮、肉桂……等近20種可以讓人見得到的植物配料外(就是飄在油鍋料桶上面故意讓人看的擺設),真正的內容是在約100隻雞中加入的骨髓膏、嫩肉粉、膨鬆劑、增色劑、增香劑、增甜劑(是一種比糖精還要甜60倍的東西),還有含罌粟殼粉的某種褐色物品,以及增加酥脆的添加劑等十幾種搞不清是什麼東西的化學、工業物質。尤其是那種骨髓膏,經過8個小時左右的浸泡,雞鴨的骨頭裡都浸透了香味,最後還要放入5斤的味精。就這樣,人吃起來會覺得骨頭都很酥脆,香味濃郁,一吃還想吃、吃了就忘不了。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那種聞起來很香的味道,是一種揮發性能良好的油狀製劑,每天倒一些在炸雞鴨用的油裡即可,當油熱起來的時候,在200米甚至更遠的地方,人都能聞得到。

每天那些買雞鴨的人都排著長隊,節假日更是供不應求。雞12元、鴨15元,真是「物美價廉」啊!有的人買了送給父母、親友,在一個1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里迅速開了30多家這樣的小店。(後來不久就爆發了禽流感,真是天譴啊!)作為一名公務員,炸雞鴨是我的業餘項目,看著朋友、鄰居、同事、以及各種熟識的面孔買走一隻隻雞鴨,我的心裡真是喜懮摻半,喜的是生意火爆,懮的是這樣做不夠厚道。因為禍患很快就殃及自己的家庭了。

最懮心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明知這些雞鴨吃了對身體有害,經不住孩子一直鬧著要吃,心想,那就少吃點,應該沒啥大事。為了孩子不哭鬧,最後限定孩子一週只吃一隻,可那根本做不到啊,聞起來太誘人了,孩子忍不住,就吃得越來越多,我的心漸漸揪起來了。

後來,每次孩子吵著要吃,我就把雞、鴨只放點鹽不用添加配方腌製,炸了給孩子吃,聊以自慰。後來纔知道,那些雞鴨從孵出來,只用養21天,最多28天,就又肥又大提供上市了。當時我還不明白,那些雞在腌製過程中大腿骨為什麼那麼容易斷。幾周就長成上市的雞,那是怎麼喂出來的呢?我們有一位朋友買了一隻活鴨要給母親吃,八斤重的肥鴨,就趴在地上,動都動不了,後來纔知道已經現場骨折了。

就別說我看不見的養殖過程了,我自己的腌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跟顧客說我們清洗是多麼乾淨,卻經常忙到雞鴨根本就不洗,直接醃上了;醃湯由於太貴了,每次都不倒掉,最後都不知道裡面究竟有些什麼了,只要不臭掉就一直用,只要炸出來是金黃色就會有人高高興興地買走。



炸東西用的油,開始我用的是色拉油,而且定期換,後來人家說這樣太傻了,放在那裡一桶(40斤的)做個樣子就好了。越炸,那機器裡的油不僅不少還會增多,因為動物本身就油多,又不知道怎麼喂養得那麼肥大,所以根本就不用換油,還常常欺騙顧客說多少天換一次什麼的;除非裡面的渣滓太多了纔把油放出換點。

各位朋友,不要以為這些換出的油沒有用了,原來我也這麼想,這麼多油往外流了,怎麼辦呢?開業沒有多久,就有人主動來廉價買走,原來以為是廢品,誰知道還能換錢,且供不應求。

油炸背後

當人們吃著香噴噴的各種炸串時,一定不會想:這些油從哪裡來的?那些小攤小販一般是去離自己店稍遠的地方,買這種不知用了多久的便宜油,反正沒有人去檢驗。

想到自己以前常常去吃那些炸串,也帶孩子去吃各種肉類炸串;還有一些包子店、米線店等等一些類似食品店的老闆都來買這種油。據說用這種油調餡的包子,不用加其他的調味品,賣的特別好。想起以前為了節約時間,常常去一些包子店買那香噴噴的包子,感覺真是反胃,心裡覺得真是對不起孩子。如果不做這一行,怎麼會知道這些?

那些炸西式雞腿的也是大同小異,也是給自己的侄子和女兒一次就買三、五根,見了他們的製作過程(通過大同小異的辦法)懊悔不已,以後再也沒敢買過。

其實現在添加劑在食品行業的濫用,被曝光過多次了,但一些行業老闆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根本不管顧客的健康,這些更細的內幕是隨著生意的進行,慢慢的,和賣添加劑的老闆熟識了,他對我的戒心也沒有了,就一點一點給我講解清楚各種添加劑的作用。原來人家還怕我是記者,聽說以前記者爆過內幕,他們都想辦法把事情平息了。

我說怎麼剛到添加劑的店裡,可以聞到各種熟悉的味道,一打聽原來那些都是各種奶油糕點、香腸、方便麵調料所散發出來的,都是我們的孩子常常吃的一些小食品的主要配料成分,這些食品長期食用都是很容易發胖的。

我終於明白,身邊那麼多孩子,身體發胖的原因了。

以前,孩子的奶奶、姥姥都說吃外面的東西不如自己做的乾淨,我總覺得那是老人們不捨得給孩子花錢,找的藉口。反正就這麼一個孩子,孩子就這麼一個童年,經濟又允許,怎麼能不讓孩子吃呢?

接著,我又看了一個碟片,是有關新世紀健康飲食的,纔徹底明白了,覺得自己以前是那麼無知,真是愧悔難當,甚至欲哭無淚,最主要的,是覺得太對不起孩子了!

孩子身體健康了,不僅對她自己有益,還能使全家心情愉快啊!對於許多的家庭來說,孩子是大人的全部……

我們到底可以吃什麼

其實,在這個時代,我們和孩子吃什麼好呢?真的是不知如何是好。有朋友送來了西紅柿,她說這是沒有抹藥的,我一看還不是很紅的樣子,她神秘的笑笑:比外面買的紅彤彤的西紅柿還甜,一嘗,果然如此。

原以為紅薯是長在地下的會好些,特意去找熟悉的農民一打聽:也要用很多化學底肥和農藥纔能提高產量。

原來孩子喜歡吃韭菜餡的餃子,後來接觸到她們班上的一位學生家長,說他們家賣韭菜,也是用藥水澆菜,少吃點好。

還有一個家長告訴我,她養豬什麼東西都喂,別讓孩子吃那麼多肉,問詳細原因,她也不說,只說她是為我們好。

以前為了節約時間,常常買所在城市中最大的食品超市里的包子、餃子,以為那裡可信度要高一些。這位學生家長原來就是給這家超市送肉的,還回收肉皮,她趁回收肉皮時,讓我看了裡面肉餡加工的場地,到處是油膩膩髒兮兮的,肉的油脂上刮下來的一堆堆黑乎乎的東西沒人去收拾,隨手就一股腦絞到肉餡裡。

她還告訴我肉皮的幾種用處,做肉皮凍、賣到更小的店裡、工業用等,即使壞了也沒事,炸一下,多放調料添加劑進去,根本沒人吃的出來,如用這方法還實在壓不住異味時,那也不能扔了,都是錢啊,想辦法都要賣掉……而她自己也開一家小飯店呢。

源自非洲的一種熱帶魚,在中國的餐飲圈很受食客歡迎,但北方不容易養活,因為這種魚只在9—13度水溫中生長,又想賺這個錢怎麼辦?只有刺激魚在短期內長大,我舅舅養這種魚很賺了些錢,看著那一條條肥胖的魚,他總說少吃點,吃多了不好……

現在有的農民種兩種水田,米粒小、顏色不油亮、產量低的自己吃;粒大、油亮、產量高的賣給別人……

現在,弄得我神經兮兮的,什麼都不敢給孩子吃,吃什麼都不放心……一問很多朋友,大家都是懮心忡忡的。

捫心自問,我們都在做什麼?我們對得起自己和孩子嗎,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都被食品的色、香、味迷惑了、引誘了、欺騙了。我們買東西時,看什麼呢?色澤、大小、味道等等,都憑一種從眾的感覺,然而,當我們全體被蒙騙的時候,眾人的感覺又有多少次是對的呢?可是我們一日日都在飲食,我們該何去何從啊?

各種現實的結果告訴我們,只有選擇傳統的有機農產品最可靠。

支持傳統種植,購買綠色有機農產品。我們身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仁人志士,開始進行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完全天然、有機循環的健康農業。那一顆顆圓圓的、黃底紅色的西紅柿啊,看起來是多麼健美!那一條條成長到中期仍頂花帶刺的黃瓜,吃起來一股清新的甜香味。那深紫色的茄子,隨便炒炒,自然的香味就出來了。還有那也許並不每一個都長得很齊整的玉米,吃完玉米粒,連棒子都可以嚼嚼。還有那土豆、豆角、紅莧菜、馬齒莧、紅薯、苦瓜……都向我們展開笑臉,仿佛對我們每一個人說:好好地種植我們吧,我們會長出對你們身體完全有益的一切。從上到下,根、莖、花、果、葉;顏色,紅、黃、綠、黑、白。只要你們是順應大自然的規律種出來的,長出來的就是有益於你們身體健康的。所謂「善有善報」啊!

在自己家裡,我們可以利用有限的條件,發各種各樣的芽菜;吃糙米、全麥面。回家吃飯吧,自己做飯,既溫馨、又安全。

其實,真正的品質保證就在我們幾千年的傳統農業中,我們的健康是未來幸福的基礎保障。

奉勸大家 ,回歸傳統,就是回歸自然。

切勿再飲苦食毒了,挽救自己的健康,挽救我們的下一代!珍重!珍重!



=======================================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英

I lie awake at night
晚上我清醒著躺在床上
See things in black and white
世界對我來說只有黑與白
I've only got you inside my mind
我的腦中盡是你
You know you have made me blind
你讓我眼中只有你


I lie awake and pray
我清醒的躺在床上並祈禱
That you will look my way
祈禱你會看向我
I have all this longing in my heart
我的心中充滿渴望
I knew it right from the start
我打從一開始就知道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I love you
我的美美少男,我愛你
Like I never ever loved no one before you
在你之前我從未這樣愛過一個人
Pretty pretty boy of mine
我的美美少男
Just tell me you love me too
告訴我你也愛我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我的美美少男
I need you
我需要你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I do
我的美美少男,是真的
Let me inside 讓我進來
Make me stay right beside you
讓我留在你身旁



I used to write your name
我曾經寫下你的名子
And put it in a frame
並把它框起來
And sometime I think I hear you call
有時我覺得聽到你的呼喚
Right from my bedroom wall
就在我房間裡


You stay a little while
你待了一會兒
And touch me with your smile
用你的微笑打動我的心
And what can I say to make you mine
我該說什麼才能打動你的心
To reach out for you in time
才能及時擄獲你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I love you
我的漂亮男孩 我愛你
Like I never ever loved no one before you
在你之前我從未這樣愛過一個人
Pretty pretty boy of mine
我的漂亮男孩
Just tell me you love me too
告訴我你也愛我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我的漂亮男孩
I need you
我需要你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I do
我的漂亮男孩 是真的
Let me inside
讓我進來
Make me stay right beside you
讓我留在你身旁


Oh pretty boy
漂亮男孩
Say you love me too
說你也愛我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I love you
我的漂亮男孩 我愛你
Like I never ever loved no one before you
在你之前我從未這樣愛過一個人
Pretty pretty boy of mine
我的漂亮男孩
Just tell me you love me too
告訴我你也愛我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我的漂亮男孩
I need you
我需要你
Oh my pretty pretty boy I do
我的漂亮男孩 是真的
Let me inside
讓我進來
Make me stay right beside you
讓我留在你身旁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力“棉”延全球 台灣之光大顯創意

1990年在美國創業,「Swab+plus環球施普樂生化醫藥集團」靠著棉花棒中的獨家專利「微管遞流系統」(Pre Filled Delivery System),於美國打下一片天,不但成功行銷歐、亞、美各國,如今更締造一年超過37億支以上的銷售量,以全球總人口數約60億來估算,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使用過「環球施普樂」的棉花棒,使用率驚人!而隨著「環球施普樂」的行銷地域擴大與產品線日漸拓展,業績蒸蒸日上,也意謂著這根小小棉花棒將帶給世人更時尚、更便利的生活。

真正台灣之光全球發光發熱
說起「環球施普樂」與台灣可是大有淵源,因為董事長暨發明人曹榮華先生是在台灣出生長大。當所有企業陸續出走之際,曹榮華董事長卻決定逆向操作,回台灣投資,曹董事長表示:「選擇回台投資,除了我本人是在台灣出生長大因素之外,台灣的人才與技術、消費者對新觀念的產品接受度很高,都是考量因素。」相信『環球施普樂』能成為真正的台灣之光,並在全球發光發熱!

產品藍海策略:一次性使用衛生便利不打折
「環球施普樂生化醫藥集團」,在美國、巴西、俄羅斯、泰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都可見其品牌蹤跡。而除了自有品牌外,「環球施普樂」目前接受OEM委託生產的部分仍佔全部生產的70﹪,且均為國際大廠,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化妝品品牌及國際大藥廠。

能擁有如此大的商機,「微管遞流系統」的專利發明當然功不可沒。為了全面貼近生活,環球施普樂致力於包裝技術的開發,並朝向管狀容器的研究發明。其中歷經了多年的實驗與改良,目前產品已經發展到第三型。

「微管遞流系統」的第一型為Snap Swab:乾棉棒、定量充填式棉棒。在棉花棒內可填充液態狀的成份,並在棒管的兩端繞上傳統棉頭或是乳膠海綿。視其內容物不同,可廣泛運用在美容(卸眼影、卸眼睫、護唇、治痘、指緣油…)、醫藥(清潔消毒、碘酒、蚊蟲咬傷、香港腳…)、口腔保健(牙齒美白、口腔清潔保建清新、去牙垢…)、寵物護理(清眼、耳、口、去淚漬、傷口處理…)到清潔類(萬用水棉棒、3C清潔制菌棒),「環球施普樂」的神奇棉花棒可全方位提供消費者生活上最衛生、最便利的使用。而除了第一型外,尚有第二型NuTips:密閉式充填棒及第三型X-Press Tips:高黏度定量充填捧,可以更完整的發揮「微管遞流系統」之功能。除了以上三種外用的型式,微管遞流系統"口服"形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業已進入完成階段,即將投入生產,勢必造成業界更大的震憾。

第一型Snap Swab:乾棉棒、定量充填式棉棒的使用方法很簡單,你只需在棉花棒上的「彩環」(Color Ring)處輕輕一折,內容物即會順流而下,從另一端擦拭即可,一支使用一次,絕不會被重複使用,保證絕對衛生不會受到汙染。梁任棟總經理指出:「別小看這道『彩環』,因為它必須在棉花溼的時候上色,但如何能上色又不暈染?當初為克服這個問題,董事長可是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才解決。」

堅持好品質認證會說話
除了美國有製造廠,「環球施普樂」目前在山東廠三百畝的廠區也配置了最新一代的生產設備,加入生產行列,確保日增的市場需求供貨無虞。同時目前在台灣、日本跟巴西也正在尋找適合的廠房中。因對於品質控管採高標準,「環球施普樂」對生產器具的投資絕不馬虎,95%屬自動化生產,因此無論在美國或山東,「環球施普樂」棉花棒的品質絕不因地而異。此外,「環球施普樂」不僅通過美國ISO 9001:2000認證、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GMP優良製造標準,更獲得中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認證,而這都一一證明「環球施普樂」只提供最優質的產品給消費者,也難怪在美國目前仍以30%的年營收成長率在快速成長中。

Top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長壽:新政府別只想賺錢

 

長期以"台灣要和世界做朋友"推動觀光事業的嚴長壽,將擔任八年觀光協會會長職務的感想寫成書,將新書比喻為畢業報告的他,表示自己也是隻烏鴉,要新政府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不要只想到賺錢而已強調要用品質和文化感動人,嚴長壽說,人情味應該是感動觀光客來台的第一個印象對於澎湖是否要發展博奕事業,嚴長壽的見解很特別 ,他說"美女不一定要入風塵"倡導"樂活"旅遊的嚴長壽,最讚賞的是台灣花東地區珍貴的自然觀光資產,嚴長壽強調,自然和文化是台灣觀光加值的關鍵,就像巴里島也是靠自然景觀吸引觀光客,畢竟要讓觀光客一來再來,而不是只想賺錢而已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保羅:“吸金大法”鍛造花旗銀行資金模式
  中國金融網3月3日北京專電/隨著2006年年底中國金融業全面開放的日益臨近,花旗、滙豐等外資銀行巨頭進入中國腳步越逼越近,中國銀行業將面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可否認,中國經濟只有融入到世界舞臺中才能舞的更精彩,可是對於體制嚴重落後,身負歷史頑疾的中國銀行業來說,怎樣去應對還是一個難題。中國金融網邀請到了花旗銀行前亞太區CEO夏保羅先生坐客金融會客廳,他將以知己知彼的理性,為我們解答中資銀行如何與洋狼共舞。
  花旗銀行和中資銀行的培育客戶方面有很大區別,我們放款工作走的少一點。可能走一些配製一些低成本,高效益的這些項目。所以,鍛造出來花旗銀行吸金的模式,叫“吸金大法”花旗銀行是怎麼吸金有什麼特色和方式吸引金?
  對於這個問題,夏保羅說,銀行就是資金,又多又便宜。所以你必須打通吸金兩脈。銀行的產品不是錢,因為只有中央銀行印錢你不能印錢,所以不是你的產品,銀行在賣信用。所以,你老兄存一百萬,我給你一張幣叫存摺,你老兄存一千萬我打一個零還是一紙幣你為什麼存,是信用,銀行的產品是信用不是錢所以吸金大法就是建立信用。
  第一包裝董事會,中國講名人等等。第二,我包裝硬體,換之,我的硬體,我的銀行,比中央銀行還要牢固。換之,有一天中央銀行可能會倒可能我都不會倒,換言之叫金碧輝煌。到香港看看金色大樓就是銅粉加玻璃。第三,更重要,人,跟人打交道所以我們都高素質人。男男女女都重要,第四牌打禮貌牌,我鞠躬鞠躬到地板上去,我真誠的微笑,第五牌,我打服務牌,你沒有理由跟客戶板著面孔。你要滿臉含笑,主動積極服務。您需要什麼服務,我還可以替你再做什麼,主動積極。這這樣子我們把存風愛到銀行。第六牌,打時間牌。你沒有權利讓客戶長時間等。客戶存錢,只要是真鈔你收了客戶就走了,然後你慢慢做你改做的事情,有什麼義務讓客戶等你?你提錢,哪有五萬塊錢打電話?大客戶請都來不及,還要得罪客戶?怎樣20%大客戶才能硬道理。
  什麼銀行為大客戶服務?第一,大客戶是不需要排隊的。排隊是普通大眾的事,大客戶堅決不排隊的。大客戶排長隊是荒謬的事。第二,引入貴賓室,第三,紅地毯歡迎,第四,到最好的員工伺候大客戶,第五,圖利客戶。老兄明年把買這個股票就錢明年買這個房子就賺明天就賺這個外匯就賺,他每次買你這個戰前,你趕都趕不走。何況,他賺錢又不是花旗損失,他買法郎花旗損失什麼錢,他買太平洋你損失什麼錢,他到青島啤酒你損失什麼錢。凡是專家研究的東西不是圖利客戶,賺錢明天就下崗。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理論:高血壓是人類直立行走的代價
更新日期:2008/03/11 11:30
醫學界針對高血壓成因提出過不少解釋,近年來醫界在長期觀察下又有人提出一項新理論:「直立行走是引起高血壓的最主要原因」。


中新網報導:醫學界首先注意到「四腳行走」的動物沒有高血壓的問題,而人類和猿猴這些會直立行走的靈長類才有高血壓,進一步研究發現,人在躺臥狀態時,心臟每分鐘擠壓出的血量達五公升左右;而在直立狀態時,由於百分之七十的血量位於心臟的下方,心臟擠壓出的血量降低到每分鐘只有三公升左右,為了彌補血量落差,人體會促使血管收縮,迫使動脈系統血容量減少,來保持心臟供血和動脈間的血量平衡,也就是說,直立姿態促使動脈血管經常要收縮來提高血壓,確保身體各部位正常供血,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高血壓病。而現代人處於更加緊張的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幾乎有四分之三的時間是在站姿中度過的,因而更容易罹患高血壓病。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力報告:中國隱憂問題多 星火可燎原
更新日期:2008/03/04 14:24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三日專電)美國五角大廈今天公佈「二零零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指出,雖然中國藉著經濟發展迅速崛起,看起來很風光,但隱憂很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稍一不慎即可能發生問題。


  報告指出,中國的第一大隱憂就是必須保持經濟成長。經濟繼續成長才能確保中國的崛起、維持中國共產黨的地位並繼續進行軍事現代化。一旦經濟緩下來,就可能導致失業、通貨膨脹、社會不安定;如果發生經濟恐慌或倒退,那後果更不堪設想。中共要繼續掌權,就只好訴求於民族主義。


  而且一旦經濟發生問題,中國領導人恐怕缺乏處理市場經濟危機的經驗。


  第二大隱憂是人口壓力。由於經濟發展,估計在公元二千年到二零三零年之間,將有四億人口從鄉村遷徙到城市。四億人口比美國全國人口還多,中國政府必須面對人口遷徙而產生的種種複雜問題。


  此外,中國人口老化將越來越快。估計到二零二五年,老人人口將從現在的一億四千六百萬,增加到二億九千萬人。


  第三大隱憂是國內的政治壓力。中共將面對人民對政府改善效率和負責任的要求,同時也將面對繼續視異議份子為罪犯、繼續控制網路、繼續迫害工會和西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壓力。


  由於經濟的發展,社會上自然將產生受教育的中產階級,他們將要求擴大參與政治決策、以及爭取言論自由。


  第四大隱憂是貪污問題。中國稽察單位從一九九六年到二零零五年,共查獲一千七百億美元的貪污贓款;中國各省半數的交通主管因貪污被判刑入獄。學術研究估計,光是二零零三年一年,中國因貪污所造成的損失就達八百六十億美元,等於是百分之三的國內生產毛額。


  第五大隱憂是環境污染問題。專家估計,中國因空氣和水污染每年必須付出的健康和非健康代價達一千多億美元,相當於百分之五點八的國內生產毛額。


  中國官方統計,二零零五年共發生五萬一千件與環保有關的抗議事件,相當於平均每星期一千件。


  不只中國民眾受苦,連日本、南韓都受到中國的酸雨和沙塵暴的侵襲。


  第六大隱憂是台灣海峽兩岸情勢。台海隨時可能爆發戰爭以及美國可能介入,這是人民解放軍的夢魘。中國現在已退而求其次,以防止台灣尋求法理獨立為優先,而不急於迅速尋求統一。


  第七大隱憂是區域因素。中國關切台灣、北韓、緬甸、南沙群島、釣魚台、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區隨時可能爆發戰爭,進而波及中國,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它也擔心北韓突然崩潰、或中亞民主化,對北京造成短程或長程的挑戰。970303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大單身行業:行政、教師、業務
更新日期:2008/02/29 12:00
調查指出,行政、教師、以及業務是單身比例最高的三大行業!八成二的上班族,每週約會不到一次;七成七的單身上班族認為,不容易在工作上認識交往對象;超過三成選擇和學生時代的同學或朋友結婚。(張雅惠報導)


《Cheers》雜誌發佈「2008年單身工作大調查」,最多單身族的行業是:一般行政後勤,教師,以及業務,然後是行銷企劃、軟體工程師以及政府機構的行政人員,記者編輯排名第二十。三大單身主因:沒有交往對象、沒機會認識異性、以及沒有適婚對象;高達八成二的單身上班族,平均每週約會不到一次。


調查分析,單身比例居冠的行政後勤,工作環境單純,以總經理祕書為例,座位就在總經理室的門口,附近很可能沒有任何同事,每天見到的都是已婚的總經理;位居第二的教師,因為學校環境封閉,必須透過同事和校長的介紹。


調查也指出,業務、行銷企劃、記者、空服員、以及公關的工作內容看來光鮮亮麗,也經常會碰到社會菁英,不過,這些上班族的眼界不自覺拉高,甚至以為自己和社會菁英是同一族群,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幾個行業的單身比例也偏高。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醜男也能把到辣妹 心理學家揭秘
更新日期:2008/01/21 23:20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什麼樣的人會令人燃起慾火?是辣妹的誘人乳溝?還是帥哥的具男子氣概下巴?心理學家史瓦米與芬漢在兩人的新書中宣稱,他們已揭開魅力的奧秘。


英國「每日郵報」詳細報導他們的發現,以及把妹或釣凱子的訣竅。


●身材是否攸關重要?


隨便拿起當今時尚雜誌,如果讓你認為理想的女性曲線應該像「青少年」,也毫不奇怪。


雖然近年來流行的身材是超纖細,但我們不一定認為有吸引力。


研究顯示,人們比較喜歡一般體重,發生意外時,正常體重的人獲救機率遠大於低於或高於正常體重的同儕。


苗條(如奧黛莉赫本)被視為文化偏好。


在比較貧困的文化中,肥胖大個頭可能是財富的象徵,因此比較有吸引力。


芬漢表示,「當你社會經濟地位往上爬時」對纖瘦的評價比較高。


他說:「當你越有錢,你就越瘦。食物稀少的地方,肥胖婦女被視為較有魅力。」


除此之外,芬漢與史瓦米發現,身材在眾多因素裡只佔一小部分。


身為「外貌協會」一員,大家真正在乎的是對方的容貌,還有他們的魅力。


●胸部越大越有魅力?


談到女人的胸部,一般認為就是越大越好,要不然怎麼解釋名模約旦或撩人的卡通人物潔西卡瑞比(羅傑兔的太太)這麼受歡迎?


事實上,大部分研究都顯示小胸部比較吸引人。鮮少演化證據顯示,胸部大小與生育能力或健康有關。


針對理想胸部大小的研究,迄無定論,結果因個人品味及文化而異。


就胸部對於整體吸引力的貢獻而言,多項研究不斷顯示,胸部大小的重要性低於體重與曲線。


●男人太高行不行?


女人都想找高大、黝黑且英俊的男人對不對?沒人在網路交友個人檔案說自己「矮小、膽小如鼠而且很醜」。


但身高對於魅力高低有多重要?高大男子比平均身高的男人擁有更多小孩,而且網路交友檔案也會收到較多回音。


但「五呎九先生」(英國男子平均身高五呎九,相當於一百七十四公分)毋庸擔心,許多研究顯示,身高達到一般水準的男子比非常高的男人更具魅力且更討人喜歡。


身高高於平均值甚至可能是健康不佳的象徵。


●同志為何老愛泡健身房?


男同性戀比異性戀男子更容易不滿意自己的身材,且更容易罹患飲食失調症。他們也認為比標準少一點的體重最理想。


男同志也最愛修飾二頭肌與腹肌,超過身體其他部位。


有一種理論說,男同志愛鍛鍊肌肉是為了展現他們的男子氣概,並讓他們與娘娘腔有所區隔。


●除毛比較有吸引力?


一般認為女人除去體毛比較好,因為這表示年輕而且有生育能力。


然而全身無毛的男人或女人(除眉毛之外)不具有吸引力,因為那代表還沒有進入青春期,因此,沒有生育能力。


男性除體毛在演化上沒有什麼意義,因為胸毛能展現男子氣概,但是在西方社會男人除體毛還挺常見的,二零零五年研究顯示,六成的男人經常除體毛。


當然,如果你像貝克漢一樣天生少體毛,那就不是問題。


男人要不要除毛,端看個人選擇,大部分受到文化影響。


現在女性為了穿比基尼而沉迷上臘除陰毛,這要怪時尚流行。因為沒有理由顯示,有了比基尼線就比較有吸引力。


●一白遮三醜?


大部分尚未工業化國家,皮膚曬成棕褐色代表這個人無疑是在戶外工作,也許是個粗工,社經地位低。


在歷史上,類似女星妮可基嫚的蒼白皮膚,因為象徵有錢到可以整天待在室內,被視為美麗。


二十世紀,皮膚曬成棕褐色(特別是住在寒帶國家)變成有錢到可以在冬天飛到牙買加避寒,而成為魅力的象徵。


近年來因為平價航空崛起還有人工曬陽美容室林立,情況變得有點複雜,全年都有健康膚色不代表有錢。


●纖腰豐臀比較有吸引力?


瑪麗蓮夢露、蘇菲亞羅蘭、史考莉喬韓森,不同時代,不同的女人被視為地球上最有魅力的尤物。


除了漂亮臉蛋之外,他們自豪的是超低的腰臀比,也就是腰圍除以臀圍,越小代表越有曲線,越有吸引力。


我們在漁獵時代的祖先早就用腰臀比來衡量女人的健康與生育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男人喜歡史考莉喬韓森這類有曲線的女人。


大部分的女人腰臀比介於零點七至一點零之間,零點七或零點八最有吸引力。腰臀比越高,則吸引力越低。


但是腰臀比低不一定代表苗條,有人很胖但是腰臀比超低,重點在於相對於臀部,腰部到底有多細。


然而纖腰豐臀不一定攻無不克,例如坦尚尼亞的哈德札族,必須到野外蒐集食物,有沒有魅力不受腰臀比影響。


●膚色會不會影響魅力?


吸引力無種族歧視情形,若不考慮個人偏見及文化壓力,所有種族的人都能夠吸引另一種族的人,因為五官及身體對不對稱比膚色更重要。


演化心理學家主張,只有最健康的人才會有對稱的臉蛋與身體,這就是威爾史密斯或布萊德彼特特別有魅力的原因。


●醜男如何把辣妹?


單身男人通常強調要找身材火辣的女人,女人則希望對方擁有財富與地位。


男人與女人擇偶條件順序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被稱為「白髮老怪」的F1一級方程式賽車負責人埃克斯頓能娶到身材超高的老婆絲拉維卡。


女人通常認為有女性化五官的男人很有吸引力。布萊德彼特的豐唇大眼就很有女人緣。


這是因為女人在好伴侶與孩子的好父親之間做取捨,女性化五官意味著比較會照顧孩子。


●留鬍子比較有魅力?


一九七零與八零年代的研究通常得出相反結論。


蓄鬍男通常被認為較老、較有男子氣概、有勇氣與自信心,但這不意味女人想和他們上床。


部分研究發現留鬍子的男人反而容易讓女人失去興緻,給人骯髒的印象。演化歷史上沒有證據顯示,留鬍子比較有吸引力,端視當時的流行與個人品味而定。970121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草莓酒獨步全球 產值破億
更新日期:2008/01/20 21:59
清澈的草莓酒一入喉,立刻散發清甜果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草莓的粉紅魅力原本就很有吸引力,因草莓而名氣響亮的大湖農會,更抓住這項特色,五年前大膽用草莓釀酒,結果一炮而紅,這一瓶全亞洲首創的草莓酒,每年帶來30%的業績成長農會今年順勢再打造一座專屬的草莓酒窖,帶領民眾踏進更深入的酒品文化,期待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大膽的嘗試,從種草莓轉而釀造草莓,現在還開發出超過五百種的相關產品,讓原本只有短短四個月的草莓季,變成全年無休的夢幻王國,讓每一位造訪的民眾,感受充滿幸福的草莓奇蹟(民視新聞劉盈盈劉毓琦專題報導)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靠死人賺錢!超級業務18月賺5億 年薪千萬~
更新日期:2008/01/20 17:55 記者楊才蔚、劉世森/台北報導

撇開刻板印象,殯葬行業也有業務員拉生意,光是賣生前契約,超級業務員寫下了18個月賺進5億元的佳績,由於看好「錢景」,讓許多銀行幹部以及外商高階菁英的帥哥美女們紛紛投身殯葬業,他們還開玩笑說,歡迎大家來賺死人錢。


男的帥、女的美,別小看他們,這群殯葬行業的鑽石業務員,不是只有美色而已,40歲的郭學君台大金融研究所畢業,原本是坐擁百萬年薪的銀行財務經理,看準生前契約帶來的商機,現在年薪千萬。


還有李淑慧,放下知名跨國公司雷曼兄弟的金飯碗,現在也是年薪千萬,投身殯葬業當初,家人可是舉雙手反對。


眼光看的準投身殯葬產業的,還有曾幫劉泰英打官司,司法界大名鼎鼎的律師杜英達,現在擔任殯葬集團的獨立董事,面對生前契約先收錢後執行的生態,一肩扛起監督的責任,說穿了,也是看好生前契約的錢景。


從傳統漫天喊價的殯葬業,到像保險一樣預先收款的生前契約,殯葬業在不景氣的年代,扭轉了消費者對於死亡的態度,找到新的商機。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全球管理10大鐵則

郭語錄深入亞馬遜版圖
在郭台銘心中,鴻海若要能夠長期發展,必須走向全球化布局。如今鴻海的工廠和研發中心橫跨歐洲、美洲和亞洲,憑藉的正是郭台銘要求百分之百執行力的十大全球管理鐵則。

鐵則 1
鴻海的全球化,是「全球製造力」 +「全球開發力」+「全球交貨力」。郭台銘認為鴻海是一個長期發展的全球化企業,早在創業的初期,他就感覺到企業不做全球化是沒有出路的。前進中國只是全球化的過程一部分,而不是唯一。鴻海在美洲、亞洲、歐洲都設廠,重用當地人才,使製造能力迅速爬升、製造成本大幅下降,把戰線在全球拉開,才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鐵則 2
全球化就是人才當地化,讓當地人負起責任。全世界沒有分白人、黑人的差別,只有分「有腦袋」和「沒腦袋」、「有責任」和「沒責任」的差別。 郭台銘一直相信平凡人只要經過磨練,並給予機會,就能變成人才。

鐵則 3
權力給你,責任你負的 「TWO in BOX」。 鴻海全球重要布局的地區總部主管或事業群,都會由兩名主管同時分擔責任,像是網路事業群的總經理李光陸、呂芳銘,以及連接器事業群的盧松青和游象富等,都是其中最好的例子。根據鴻海內部的經驗,要做好 Two in Box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不同的決策,其中只要有一人先做決定,另外一人就予以支持,才不會造成兩人都不敢做決定。

鐵則 4
集合、整合、融合。鴻海集團人才濟濟,但如何團結一心是最大挑戰。集團內部領導階層就指出,鴻海不斷購併的最大課題在如何迅速將企業文化間的差異降至最低,「大魚吃小魚,關鍵在如何讓小魚化身為大魚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大魚肚子裡頭的小魚。」鴻海成長三部曲中最重要的就是:「融合、責任、進步」。

鐵則 5
我不指出你的錯誤,就是我的錯誤。鴻海要求全球幹部不能以「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當作藉口,讓部下因為不了解而犯錯,任何幹部都要有確實糾正部下的責任,而且要即時糾正,不要顧及面子,這樣子才可能讓鴻海的文化落實在每一個階層。

鐵則 6
經營的工作,就是取得資源、運用資源、分配資源。經營管什麼?就是管資源。 跨國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的分攤、掌握,也就是資源的最佳化分配和管理運用,鴻海的「經管」系統主要是財務資訊人員來控制,確定生產效益能夠達最佳化。

鐵則 7
跨世紀8個經營挑戰:1.跨國界經營;2.跨組織學習;3.跨技術整合;4.跨族群融合;5.跨資訊與系統鴻溝;6.跨知識與常識分野;7.跨速度與彈性變化;8.跨人才培育與成長瓶頸。

郭台銘在2000年時特別向全球幹部宣示這8項挑戰,主要是以「跨越」來突破成長極限。當時鴻海正準備從大陸向美國及歐洲跨足生產製造。

鐵則 8
全球的格局,是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絲。而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郭台銘的願景之中,未來的鴻海科技集團,是一個活性的、有尊嚴的、有成就感的「知識工作者」樂園。鴻海希望結合全球科技菁英,挑戰科技創新和事業轉型的更高目標,打造「長期、穩定、發展、科技、國際」的發展模式,也同時布局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汽車、通路、數位內容等 6C產業領域。

鐵則 9
成本、品質、速度、彈性和工程服務,是我們五大核心競爭力。Cost, Quality, Speed, Flexibility, Engineering Services are our core competences. 在鴻海的歐洲匈牙利、巴西瑪瑙斯廠房都會看見這樣的標語,翻成當地的文字,讓員工很清楚地了解鴻海的競爭優勢,是由五種指標所組合而成。

鐵則 10
空降部隊必須具備有「到處都能降,到達即能打」的作戰能力。郭台銘認為全球化人才必須具有跨越文化、完成使命的能力。像20007月時,郭台銘將前亞泰利公司副總裁陳偉良帶進鴻海,陳偉良在鴻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完全不熟悉的領域,他接下鴻海美國光通訊公司財務長一職,執行光通訊「鳳凰計畫」。後來他建議郭台銘暫緩鳳凰計畫的腳步,轉向手機等領域,陳偉良也馬上接手諾基亞這個客戶,最後更擔任香港上市公司富士康的董事長。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3年郭語錄 - 取自:鴻海員工的聖經「郭語錄」- 天下文化 郭台銘的鴻海帝國

1. 挑戰困難的報酬是:「每過一關,自己就有更佳的實力。」

2. 郭台銘說:「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3. 前奇異(GE)公司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 )說:「信賴在企業中具有龐大無比的力量,除非員工被公平的對待,否則員工不會盡其全力,為企業賣力。」

4. 郭台銘說:「企業經營者要會選擇、判斷、決策。我有六選:選客戶、選產品、選人才、選技術、選股東,以及選擇策略夥伴。」

5. 郭台銘喜歡這樣比喻格局:「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當種子掉到泥土裡時就決定了。因為它長在空曠的地方,不是在西門町,他要耐得住風寒和寂寞。神木之所以成為神木,是在那時候就決定了的。絕不是四千年後才知道。所以「格局」是決定在一開始你的心理怎麼想。」

6. 「我不是兇,而是保持企業中,分辨是非對錯的工作價值觀,每個幹部都要有負責任的任事態度。」郭台銘說,他「賞罰分明,是為了防止公司內產生和稀泥的攪和文化。」

7. 軍隊,是鴻海給外界的感覺。在鴻海廠區,遠方常傳來新人受訓的口號聲。每個進入鴻海的基層員工,在上線前都要接受為期五天的基本訓練,內容甚至還包括立正稍息、整隊行進。一位曾在軍校待過的鴻海幹部就說:「鴻海的幹部會議,就像軍官團開會!」

8. 早期鴻海的員工幾乎都念茲在心的訓示:「要把自動化、效率化的生產管理發揮到極致,硬把成本控制到最低,才有錢可賺。」

9. 一位鴻海的老幹部回憶,有一次和三位IBM的經理開會,IBM經理納悶的質疑,鴻海這種報價幾乎等於成本,還能賺錢嗎?「我們很少開會,所以省了很多時間成本。」鴻海幹部回答。「但是不開會,決策不是很容易出錯嗎?」IBM經理反問。「決策下來我們就去執行,錯的話,我們會很快再改。」鴻海幹部毫不遲疑地回答。

10. 這「一天兩個漢堡」的美國行,郭台銘在小旅館等待的時間裡,完成了美國市場的拓展計畫。餓的人,腦筋特別清楚。郭台銘意味深長地說。

11. 25-45歲是一個階段,為錢做事;45-65歲是另一個階段,為理想做事;65歲退休以後,我希望能為興趣做事。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12. 釀最好葡萄酒的葡萄,通常生長的地方都是最貧瘠的。因為葡萄藤長在貧瘠砂土,它為了尋找水份,根就會一直往下生長,生命力非常旺盛,甚至有時可鑽到地下12公尺 的地方。

13. 在人才培育方面,我們把眼光放遠,在臺北、美國、大陸,都有所謂的『世幹班』,將他們培養成國際化的人才,還讓他們去海外受訓,為此花費上千萬美元。大家都沒有看見我們全球化的佈局和野心,我們從一九九六年進軍蘇格蘭以來,就把100多名年輕人,從蘇格蘭送到大陸去受訓,我們叫做「蘇幹班」。

14. 我的信心,源自於努力和經驗。所謂信心是,無論景氣再壞,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一隻鳥要飛過一個海峽,起飛時牠要有信心,要知道怎麼飛。起飛後,要想好下一個落腳點在哪裡。既然已經起飛了,就要對自己有信心。

15. 領導人要以身作則,任何困難的事,我半夜不睡一定在場。第二,獨裁為公。

16. 將來的PC行業是快、變、準的行業。所要要做到三點:即時上市(Time to market);即時量產(Time to volume);即時變現(Time to money)

17. 郭台銘說:在快速成長的企業,領袖應該多一點霸氣。

18. 郭台銘說:講到鴻海的管理,我認為一個人只要給他責任,讓員工背著責任做事情,他們只要肯負責就不用管。這是我們的文化。

19. 郭台銘辦公室三個偌大白板上,掛著紀錄用的大白紙。1999年時鴻海計劃在日本設廠,其中一張白紙上正寫著鬥大的字:『進攻日本市場之戰略。』牆上懸掛的巨幅世界地圖,圈來圈去,各種箭頭勾勒出郭台銘運籌帷幄的思考歷程。

20. 在鴻海,郭台銘身兼總經理,直接指揮指揮公司策略。他主持會議,把大小主管找來,從早開到晚是常有的事。他總是每個步驟翻來覆去的演練,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去挑剔,每個細節都要清清楚楚。而要確保執行無誤,郭台銘定義:「系統,等於流程加表單。」

21. 站在辦公室巨幅世界第圖面前,郭台名開始詮釋他的利潤角逐法則:「一個產業裡,做第一名才可以穩定賺錢,第二名有點錢賺,第三名損益打平,第四名隨景氣浮沉,第五名以後要不等著被收購,要不就是被淘汰出局。」

22. 你要趕上流行就必須靠速度,快的人吃市場,慢的人被庫存吃垮。

23. 改變是一種風險,但鴻海這一路走來,每隔兩三年就做一次改變,從最早的電視機旋鈕,到各種連接器、機殼、光通訊等,每一次改變都是賭注,但這種轉變能力經過每一次的風險,讓鴻海每一位主管被迫學習新的東西。

24. 因為若不讓主管保持學習能力及充分的機動性,只讓他們的下屬做改變,久而久之,整個組織都僵化了。這也是過去許多走得很順的企業,不易真正改變的原因,才是台灣要佈局全球的關鍵。

25. 路遙知馬力,疾風知勁旅:阿里山神木成其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到土裡就決定了!

26. 郭台銘人生三大階段 25歲─45歲 (1974~1994)為賺錢生存而做事。 46歲─65歲(1995~2015)是為理想做事。 66歲之後 (2016~)是為興趣做事。

27. 郭台銘名言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我不曉得什麼叫成功,但我知道怎麼樣生存下來。英雄都已經死在沙場上,而不是回來領獎章。



鴻海四階段創新

l 第一階段創新:1984年─1995年:產品專注於垂直整合階段。核心技術紮根化,專利系統制度化,零件製造知識化。 郭台銘名言:格局,佈局,步局。心中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l 第二階段創新:1996年─1998年:產品走向逆向整合階段。一地設計,兩地製造,三區交貨。 郭台銘名言:在我的領域,沒有競爭的對手。

l 第三階段創新:1999年─ 2001年:產品往橫向整合階段。一地設計,三區製造,全球交貨。 郭台銘名言:成功是最差的老師,它只會帶給你膽怯和懦弱。

l 第四階段創新:2002年─2003年:產品走向多元整合階段。兩地設計,三區製造,全球彈性交貨。郭台銘名言:科技創新的真諦,是讓傳統的東西賦與新的生命。



[ 郭台銘語錄】

l 用人哲學:像業界曾流傳一句話:「郭台銘喜歡用沒有退路的人。」一名鴻海內部員工觀察郭台銘用人的一大原則,就是看他有沒有賣命的決心。而沒有退路的人通常都願意全力以赴。「給已經吃飽的人一碗飯吃,不但用處不大,而且他也不會感激你,但是給餓肚子的人一碗飯吃,他不但會全力以赴,而且還會感謝你!」這也是郭台銘的用人一大法則。

l 政府沒效率民間才有效率:郭台銘不只一次提到他擔任台灣區模具工會理事長時,新加坡勞工部長請教他台灣政府做了什麼,為什麼台灣中小企業這麼強大?郭台銘的回答讓這位部長吃了一驚:「我們的政府什麼都沒做,所以讓我們有蟑螂一般的生存能力。」郭台銘認為新加坡政府照顧地太周到,反而讓企業沒有競爭力。「政府沒有效率,民間就會更有效率。」郭台銘進一步補充。

l 鴿子的啟示:郭台銘最常講給兒女的故事,就是黃石公園的鴿子。「在美國的那幾年,我們每年夏天全家到黃石公園玩,我女兒最喜歡的就是餵鴿子,」郭台銘回憶有一年,突然看見禁止餵鴿子的牌子,覺得很奇怪,就問官理員為什麼不能餵食?管理員告訴他,前一年冬天,一場大雪後,鴿子全都死了,因為鴿子平時習慣人類的餵食,失去了自己覓食的能力,結果冬天沒人餵食,鴿子全都沒有辦法渡過冬天。「競爭的環境,是最重要的。」郭台銘再一次強調。也難怪鴻海一直定位自己不是能報喜的燕子,而是能飛過寒冬的孤雁。

l 郭排長:「那一次行軍的時侯不昏倒幾個人呀!難道下雨天或大太陽就不出操了嗎?」郭台銘每次談起企業的經營要不畏景氣嚴寒,總是引用軍官常用的軍事術語,都55歲了,卻好像又回到了他當年做「郭排長」的時代:「失敗的人找理由,成功的人找方法。」

l 索命連環call:對內管理而言,郭台銘展現領導者執行的決心,先是表現在「配合度」的要求上。郭台銘若要討論一件事情,相關人員必須隨傳隨到,一件事情若找人找不到,就會一直Call到為止。曾待過鴻海的人都叫它「索命連環Call」,只要是鴻海幹部,許多人就曾經回到家後,又被Call回公司的經驗,「沒辦法,誰教我們是跨國公司?」一名幹部解釋。鴻海就是以這種軍事氣氛濃厚的做事方式,以求更有效率迎戰變化快速的市場。

l 郭三條和白報紙架:人稱「郭三條」的郭台銘,最愛用「三句話」拆解觀念和行動步驟。在布達命令時,郭台銘常常拿起簽字筆,信手就在背後準備好的白報紙上清楚寫下自己的想法,和他對產業結構的分析。這些白報紙是放在木架上,和軍隊野外教學用的一模一樣,郭台銘一頁寫完就翻到下一頁。在土城的辦公裡有三個白報紙架,供郭台銘邊說邊寫,「白紙黑字既清楚、又留下紀錄。」郭台銘對這種方式極為滿意,而員工對於交待的任務,也更不敢隨便亂打折扣。

l 真正的英雄:郭台銘有句名言:「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場上,而不是回來拿獎章的人。」讓很多每年授獎的人聽了不是滋味。但鴻海內部的人都很清楚,郭台銘主要的用意是要提醒已有戰功、高高在上的主管,不要以物質的收穫而滿足,人生還有更大的戰場,而奮鬥還沒有結束。(摘自《狐與虎─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

l 銷售是一場數字遊戲:你打的電話越多,你獲得的機會就越多,而完成的交易也就越多。

l 花在銷售上的時間越多,你完成的交易也就越多。

l 記住!目標 = 量 ( 溝通量 ) x 成交率 ;量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kipedia - 郭語錄 

l          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l          高科技業在微利時代的競爭力,來自企業的速度、品質、科技服務、彈性、成本。

l          所謂執行力,就是速度、準度、精度、深度、廣度的全面貫徹。

l          經營三局「格局」、「佈局」、「步局」。

l          經營六選:選客戶、選技術、選產品、選人才、選股東、選策略夥伴。

l          魔鬼都藏在細節裏。

l          真正的英雄,是戰死在沙場上的人,而不是來領勳章的人。

l          主管每天要做的四件事:一是定策略,二是建組織,三是佈人力,四是置系統。

l          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決定,絕不是四千年後才知道。

l          除非太陽不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到目標。

l          成功是一名差勁導師,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經驗與智慧。

l          我寧願58歲交棒錯誤,不要等到88歲才交棒錯誤。

 

郭氏語錄

l          天才型的研發人員到全世界哪家公司都令人頭痛,天才就讓他留在天上。

l          管理哪有什麼訣竅,主管帶頭做,底下照著做,就是如此。

l          執行力,最重要是精神、文化以及個人的責任。

l          執行力就是:你一心想把它做好。

l          賣給世界級的客戶,是讓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挑戰。

l          我這輩子都在走逆境,沒有逆境,我還不過癮!

l          當年幾乎每個月都挨告,我們的創新就是被告出來的。

l          你對客人的要求,要百分之百的要求自己,哪怕是賠錢,哪怕是當初你沒有料到的要求。

l          我們是窮苦起家,在我看來,科學園區許多產業在降低成本、改善品質上仍有許多空間。

l          我認為工作有三個壓力:時間、品質與成本,有壓力,才稱得上是工作,不然就是玩耍。

l          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六年後要退休,大家不相信的事,我一定要做到!

l          我的缺點是直話直說,別人不願扮的壞人都叫我去做,讓我現在常當壞人,萬劫不復!

l          我認為年輕人不論做任何事,第一,要有責任心。第二,一定要學會面對困難、挫折和挑戰。第三,說到就要做到。

一、如果:

1)妳只是接電話,告訴客戶不知道、沒辦法。

2)妳只是開訂單,不連絡、不追蹤,有問題不回報、不處理。

3)妳只是打報表,不確定數字正確性。

4)妳只是接電話,從未希望客戶有滿意的感覺、從未希望客戶多訂一些貨。

5)妳只是認為自己是助理,從未想過自己一言一行代表業務、主管、老闆、公司。

        那麼,妳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助理,妳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取代。

二、如果:

1)你從未將部門業績目標時時刻刻放在心中。

2)你從未想過個人目標攸關部門目標達成。

3)送樣後,從未想過結果如何,為什麼沒消息。

4)報價後,從未追蹤為什麼沒有訂單,差多少可以成交。

5)訂單多了,從未去想怎麼回事,隨波逐流、隨客戶起舞。

6)訂單少了,不去追查什麼原因,毫無感覺、毫無動作。

7)你從未想過在客戶面前更專業、更守信。

8)工作不規劃、時間不管理、成本不控制、客戶不教育。

9)你認為開發新客戶、新市場是麻煩的、痛苦的。

        那麼,你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業務人員,你在,是我們大家的負擔。

三、如果:

1)你不把客戶需求當作是非常的重要。

2)你不把客戶抱怨當作優先解決的事項,主動追查檢討。

3)你時常不準時送貨,當作客戶永遠都會等你。

4)業務反應客戶的問題,你嫌他煩。

5)客戶反應品質的問題,你嫌他挑剔,視他為爛客戶。

6)你經常把〝很麻煩〞、〝有困難〞、〝不想做〞、〝不可能〞掛在嘴邊。

7)你每天上班當作例行工作,不主動尋找問題、改善品質。

       那麼,你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生產部主管,與你共事,我很疲勞。

       每日我們在外努力,沒有良好品質,沒有良好服務做後盾,一切效果會打折扣,對客戶的承諾都會跳票,我們便成口才一流、品質二流、服務三流的公司。

四、如果:

1)有罵沒有稱讚、有懲罰沒有獎勵。

2)對企業有利的,不立刻行動。

3)經常把「再看看」、「再研究」掛在嘴邊。

       那麼,我也只能偷偷的說,你不是一個稱職的老闆。我不能多說,畢竟你還是我的老闆。

 

結語

l          郭台銘說:我不是天才,因為天才只能留在天上,我們頂多是人才,但要有執行力才算數。每個人每天都會有時間的壓力、品質的壓力、成本的壓力及業績的壓力,沒有壓力不是「工作」,而是「玩耍」。本人深有同感,欠缺壓力還會使我衰老。

l          去年,我們的表現平平。今年,我們目標都已確定,時間過了六個半月,雖然暫時達成不佳,但我仍深具信心,景氣、SARS並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危機意識,沒有檢討的能力,沒有執行的能力。

l          希望你們在組織中都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l          希望每個部門在公司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l          希望我們的產品、品質、服務在客戶心中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l          希望大家努力合作,辛苦的過程可以換來年終豐富的收割。

l          希望再享受一次,達成目標後「爽」的感覺。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新郭語錄 - 取自 今週刊:

l          我不會去買彩券, 因為有錢不會讓我更快樂,甚至,我很痛恨自己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l          每個人都有其痛苦,你們看到的是我光鮮的時後,但名人並不快樂,若現在我有機會選擇,我要選擇窮小子的日子。

l          新進人員要看責任心,中階人員要看上進心,高階人員要看企圖心。

l          在鴻海我們的購併不是這兩個字,因為購併兩字,拆開來看就是講好價錢,人就離開了。

l          政治應該替經濟服務,才能夠吸引經濟,而不是經濟替政治服務。

l          做生意就跟滾雪球一般,會越滾越大,哪天滾不出來,就變成他滾你。

l          華碩代工與品牌怎麼分?我想過,這就跟我的感情一樣:無解。

l          2008年一定退休,早退比晚退好,我還可以下幾年指導棋。

l          我相信努力工作才能變聰明,不相信 work smart, don't work hard,任何東西不是躍進,而是漸進、演進,尤其是演進。

l          我跟幹部們說,過去是老闆給你多少錢,你有多少錢,以後是爭權奪利,你要來跟我說:老頭子,我要多少錢。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語錄精選40句

:

  1. 公司經營理念
    愛心、信心、決心
  2. 公司的工作精神
    融合、責任、進步
  3. 全球化思考邏輯
    客戶→產品→功能(即系統)→地理位置
  4. 策略是什麼?
    方向、時機、程度
  5. 競爭導向贏的策略
    生意型態→經營的策略→建立系統→建立組織→找對人才
  6. 開發新產品五大策略
    (1)工業標準 (2)業界標準 (3)競爭對手的暢銷產品 (4)產品趨勢 (5)業界領導
  7. 品質是什麼?
    就是客戶願意用兩倍的價格來跟你買,而且還很高興.
  8. 成功三部曲
    策略、決心、方法,再加上有好的人才與組織去執行.
  9. 成功的途徑
    (1)抄 (2)研究 (3)創造 (4)發明
  10. 成功與失敗的分野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11. 錯誤的省思
    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樣的錯誤.
  12. 經驗只有4個字
    時間 + 金錢
  13. 簽字
    就是“牽制”
  14. 成長來自什麼?
    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絲.
  15. 工廠管理的理念
    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16. 三局
    (1)格局 (2)佈局 (3)步局
  17. 三理
    人的道理 事的道理 物的道理
  18. 三對
    入對產業 選對公司 跟對主管
  19. 三合
    集合→整合→融合
  20. 三助
    自助 人助 天助
  21. 執行力是什麼?
    速度 + 準度 + 精度
  22. 關鍵
    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23. 桌子的顏色
    桌子的表面是我們所看到的顏色﹐如果想要知道裡面的顏色﹐只有把桌子拆解才知道.
  24. 顧問的省思
    您問他 “現在幾點鐘?”他借用您所戴的手錶然後告訴您 “現在幾點鐘?”
  25. 專家的省思
    他用美麗的詞語 以您聽不懂的項目術語 來說明項目.
  26. 英雄的省思
    真正的英雄, 是戰死在沙場上的人, 而不是來領勛章的人.
  27. 企業人生三部曲
    人材→人才→人財
  28. 富士康的品牌
    沒有品牌, 品質是我們的品牌, 科技是我們的品牌, 人才是我們的品牌.
  29. 接班人三條件
    一是品德,二是責任心,三是要有工作意願;至於太聰明的人,則婉拒.
  30. 主管每天要做的四件事
    一是定策略,二是建組織,三是布人力,四是置系統.
  31. 人才從哪裡來?
    人才是歷練出來的,而非天生的;人才是機會創造出來的,而非刻意培育的.
  32. 自問
    「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尤其是在未來5年到10年,到底掌握了哪些優勢?
  33. 座右銘
    努力,努力,再努力不為物欲,不為虛名享受工作,享受挑戰.
  34. 創新人才的基本要件
    負「責任」肯學習,勤「動手」不怕錯,守「紀律」重團結.
  35. 雄心
    除非太陽不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到目標.
  36. 決策
    決策是領導的要務;決策的價值在於前瞻、務實、效率;民主,是最沒有效率的辦事方式.
  37. 領導
    任何一個組織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領導。領導,須有獨裁為公的決斷勇氣.
  38. 技術應用舞臺在現場
    沒有現場這個技術應用的舞臺,任何技術的發展都將止步於實驗室,都將胎死腹中.
  39. 鴻海是什麼?
    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樸實的水牛,貧瘠土壤中扎根的葡萄藤,振翅奮飛的孤雁,寂寞長大的地瓜
  40. 成功的省思
    成功是一名差勁的導師,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經驗與智慧.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羅斌文、張子強╱專題報導


今年七月在紐約的麥金塔世界博覽會中,蘋果電腦以最新G4的867Mhz處理器與目前P4最快的1.7Mhz處理器比誰最快。(記者羅斌文攝)
 當蘋果麥金塔電腦的PowerPC G4處理器對上PC陣營的英特爾Intel P4(Pentium4)處理器時,到底誰會勝出?曾經參加過任何一場蘋果電腦總裁Steve Jobs在「麥金塔世界博覽會」開幕演說的消費者,一定會看過Mac電腦與跑視窗系統的PC比賽速度的畫面,通常蘋果的高級主管都會用Adobe的Photoshop作為測試軟體,結果當然一定是Mac先跑到終點、PC則遠遠落在後面。

 今年七月在紐約的麥金塔世界博覽會中,蘋果電腦以最新G4的867MHz處理器,與目前Intel陣營中最快的1.7MHz P4處理器,放在一起跑Photoshop及Cleaner 5做測試比較,結果當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G4都比P4還要快。PC擁護者當然會認為不公平,因為用平常的電腦應用來測試,P4在其他方面,例如文字處理、3D遊戲、網路應用上的處理速度勝過G4,也是不爭的事實。

 也許,蘋果電腦要證實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請消費者不要太過相信MHz的指標效應:一般PC以Intel為主的處理器運算頻率,相較於蘋果電腦所採用的PowerPC CPU總是來得高些,但是,這並不意味一般PC的處理器運算速度要比蘋果電腦來的快。MHz數字愈大的處理器,單就本身家族產品而言,的確就是愈快,但是,不同廠牌的處理器之間,評斷速度的標準就不能倚靠MHz的高低。而且經過許多實際的測試比較後,也證實MHz並不代表全部的運算效能,只不過在一般人的認知上,處理器的良窳成敗,全部都要算在MHz的數字上,這就是所謂「MHz的迷思」。

 Mac會「勝過」PC的主要原因在那裡?蘋果電腦資深副總裁Phil Schiller在測試後解說指出,要提升處理器運算效能速度有幾個方式,第一是就是增加工作頻率MHz,其次是使用管線(Pipeline)週期;第三種是增加Functional Unit;最後才是增加快取記憶體(Cache Memory)。

 蘋果電腦所採用的PowerPC處理器特別在使用管線(Pipeline)週期上有獨特的設計,一般PC處理器的管線週期為20,蘋果電腦所採用的管線週期為7,週期越短代表資料在管線停留的時間就越短,週期越短的優勢在管線資料發生錯誤時,重新載入資料時所花費的時間也就越短,所以蘋果電腦在處理運算的速度較一般PC處理器來的快。

 在這次紐約MacWorld展覽中,蘋果電腦以Adobe的Photoshop以及Media100公司的影像處理軟體Cleaner 5做測試比較,在Mac G4/867MHz與Intel P4/1.7MHz兩種不同的平台上,Photoshop的測試結果,蘋果電腦G4花了45秒,PC則花了82秒才處理完成;Cleaner 5測試則是將影片轉換成Sorenson 3的格式,結果Mac G4/867MHz仍比P4/1.7MHz整整快了兩倍時間,所以事實證明MHz並不等於處理效能。

 雖然「MHz並不等於處理效能」這個邏輯推論是正確的,但是,由蘋果電腦出面,每年不厭其煩的盡全力演出「賽機秀」,並不表示蘋果電腦很有學究味道,只想要證明這個事實而已。

 真正的事實是,蘋 果電腦的PowerPC處理器的確在MHz的競賽上佔了下風,其實蘋果本身還是很在意6X86處理器家族(泛指Intel、AMD等廠商生產的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MHz數字。在三四年前,麥金塔電腦的處理器運算頻率一度幾乎快要與Intel平起平坐,蘋果為此還曾經大加宣傳。只不過後來半路殺出個AMD,以MHz為攻擊重心大挖Intel市場,MHz飆車大賽於焉開始,麥金塔的市場規模沒有PC般巨大,缺乏經濟後盾,PowerPC處理器在研發改進速度上,始終拼不過已經殺紅眼的Intel與AMD,可憐當初Apple、IBM、Motorola三大巨頭雄心壯志,為稱霸武林精心研發的致命武器Powe rPC,就這麼不甘心輸在市場經濟中的MHz戰爭了。所以至今只能利用PowerPC其他優秀的特性(如精簡指令集技術、加速引擎、與MacOS作業系統的最佳化設計,管線處理等等)與敵人一較高下。

 話說回頭,在繪圖與影音處理的計算上,PowerPC的確有其過人之處,不過也不是這麼的全面性,蘋果電腦在某些應用架構上的速度比PC慢,仍是事實,例如MP3音樂編碼、Office等軟體運算,都沒有以Windows系統為主的PC來得乾淨俐落。這些或許牽涉到處理器本身的問題,但是更重要的還在於軟體對於處理器是否有經過「最佳化」處理,也就是軟體在程式發展、撰寫上,與處理器等硬體的配合程度了。

 由此看來,蘋果電腦想要打破MHz的迷思來穩固速度的王座,仍得顧全處理器架構與軟體兩者間的配合度,否則,下一次讓蘋果用微軟的Office軟體與PC一較長短,看看會不會再發生如Photoshop般大勝的狀況,才能蓋棺論定的說,麥金塔打敗PC成為速度之王!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