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宋學仁眼光精準
高盛投資銀行亞洲區副董事長宋學仁月前辭去投資銀行主管一職,引起台北金融圈一陣議論,成了個熱門話題。有人打聽,高盛內部是否出現人和的問題;有人則篤定宋學仁婚後想過新生活,打算退休;甚至還有投資銀行家從國外打電話回台灣,詳細詢問細節。無論圈裡圈外耳語如何,這種討論的熱度,也只有教父輩人物足以引發。
  宋學仁在一九九八年獲高盛證券擢升為合夥人,並在二○○○年赴香港任高盛亞洲區副董事長。即使如此,他身邊的人還是叫他「宋總」,這是他任職台北分公司總經理時期的稱呼,也提醒著所有人「宋總」來自台北,是台灣出身。
  在外商投資銀行中,他是第一個升格為合夥人的台灣人,至今還沒有第二個台灣人從本地晉升為合夥人。至於說,成就他傳奇事蹟的,非台積電莫屬,高盛在一九九七年為台積電發行美國存託憑證,讓台積電成為第一家在美國股票上市的公司;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還在二 ○○一年十二月擔任一年高盛外部董事,成為第一個進入高盛董事會的亞洲企業領袖。後來台積電的各種海外承銷案,都少不了高盛,市場因而傳出「張忠謀只聽宋學仁的話」說法。
  高盛與台積電相濡以沫的關係,讓雙方關係動見觀瞻,外界動輒在高盛與台積電之間大作文章。前任台積電財務長張孝威在二○○三年離職時,媒體曾經當面詢問前任高盛亞洲區總裁羅以德(Richard G nodde),雙方關係會否因財務長異動而生變。事後在場的人士表示:「高盛的關係直通張忠謀,怎麼會有影響。」
  宋學仁自己則很避諱這種說法,他曾經反駁:「客戶是客戶,你們把Morris(張忠謀英文名字)當成什麼人了!」宋學仁在這方面,分寸拿捏得宜,因為台積電畢竟是客戶,各投資銀行莫不積極爭取,這種耳語若流傳在外,即便雙方關係確實很好,也會為客戶惹來困擾,外界很容易因此抗議張忠謀處事不公。投資銀行界耳語極多,宋學仁心知肚明,所以謹守銀行家分寸,不敢自稱是張忠謀好友。
  在商場上,宋學仁的眼光深遠,見識極為深刻,這可以從兩點事情看出,其一,作為銀行家,他只注重指標性案件;其二,作為主管,他又能客觀衡量市場。
  所謂「指標性案件」,通常是指某類案件的第一件,或是某產業中最重1客戶、最重要的發行案。作為投資銀行家,宋學仁自始至終只對指標性案件有興趣,七年前是台積電,七年後是第一個中國A股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案,這些案件展現的是他對自我的期許,要做就要做大案子,名留青史。
  然而作為投資銀行主管,他卻又能客觀衡量市場需求。近年來台灣籌資市場殺價競爭激烈,鴻海精密公司在前年七月發行的海外可轉債,創下零手續費紀錄;光寶科技在去年九月的海外可轉債,也以六十七個bp(0.67%)低價發行。
  身為高盛亞洲區掌舵人,宋學仁冷靜地對市場下了一個評語:「無論價格多混亂,這件事情只有一個重點:你要不要這個市場。」如果要,就降價;如果不要,就不做。他的判斷簡單而堅決,從不讓自己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混亂心神。高盛也在去年爭取台塑石化海外交換債案件上祭出低價,理由只有一個,「高盛就是要台塑這個客戶」。
  宋學仁個性嚴肅,不擅玩笑,甚至因為太嚴肅,曾經讓客戶感到心裡有點受傷。有一次他在清晨七點,拿著報紙快步走進筆記型電腦「五哥」之一的知名公司執行長面前,高聲談論公司應該怎麼做才有競爭力。事後客戶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的說:「那一天好像他才是老闆。」不過也因為如此,客戶才體會到他對工作的執著認真。
  即使個性嚴肅,他也會偶爾學著開開玩笑,卻常被朋友抱怨「不好笑」。多次開創「指標性案件」業務的他,被市場封為「投資銀行教父」,去年六月,陳水扁總統請外資喝茶時,投資銀行間正為承銷手續費課稅的事情煩惱。大家公推「教父」帶頭向總統陳情,只見宋學仁悠悠地說:「教父輩分很高,這樣做不是很好。」當場全部人愣住,直喊「不好笑」。
  不過當宋學仁認真行事時,卻很忌諱別人叫他「教父」,每次媒體叫他「宋教父」,他都毫不客氣正色道:「我最恨人家叫我教父!」其個性之嚴肅可見一斑。在「宋總」與「宋教父」之間,宋學仁顯然比較喜歡大家叫他「宋總」。【胡采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