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婦女晚婚 早產率高於新住民媽媽
分類:健康需知
2009/12/17 15:48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6日電)國健局今天公布「台灣出生世代研究」,發現台灣媽媽生育的嬰兒,早產率、低出生體重率略高於新住民母親生育的嬰兒,主要可能與台灣婦女晚婚、晚育,生育時可能年齡較大有關。

衛生署國健局人口調查中心進行一項長時期追蹤調查,94年針對台灣地區2萬145名6個月大嬰兒分析,並追蹤其1歲半、2歲、3歲時的幼兒發展、學習狀況;若以台灣籍媽媽、大陸、東南亞新住民媽媽做區分,這些嬰兒出生時體重,沒有明顯差異。

分析低出生體重 (小於2500公克)、早產 (出生週數小於37週),國健局婦幼與生育組長黃蔚綱受訪時表示,台灣媽媽早產率為8.5%,大陸媽媽為6.6%,東南亞籍為7%;新生兒低出生體重部分,台灣媽媽7.1%,大陸籍媽媽4.8%,東南亞籍為5%。雖然沒有統計上差異,但台灣媽媽早產及生下低出生體重寶寶機率有較高趨勢。

黃蔚綱解釋,根據長期追蹤調查,影響早產率、低出生體重率的重要因素為母親年齡。他表示,可能與台灣籍媽媽晚婚、晚育現象愈來愈多有關。進一步分析生育平均年齡,台灣媽媽為29.3歲、大陸媽媽為28.3歲、東南亞為24.5歲。

他指出,若控制年齡變項,母親國籍與寶寶生長、早產等狀況都差不多。

另外,黃蔚綱表示,長期追蹤這群幼兒在3 歲時的生長狀況,包括學習障礙、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感覺統合失調症等問題,均與母親國籍別無關,統計上沒有任何明顯差異。

黃蔚綱指出,在口語學習上,雖然東南亞籍等媽媽因語言較不通,寶寶一開始學口語發展會稍微慢一些,但追蹤發現,等上了幼稚園、小學後,與同儕、老師等長時間溝通,口語發展問題也不存在。

他表示,過去部分人士對新住民媽媽生出的孩子健康狀況有疑慮,但這項調查看來,若不看年齡變項,台灣媽媽與新住民媽媽的寶寶在發展遲緩、學習障礙等問題上,沒有明顯差異。

黃蔚綱指出,這群孩童6歲時,國健局仍會持續追蹤;也提醒婦女朋友,為下一代健康,在適當年齡結婚及生育才是最符合健康的原則。9812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nature0904 的頭像
    bluenature0904

    ---愛的報報----鳳梨酥--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