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古代兵器縱談, 轉帖

--------------------------------------------------------------------------------

作者: 顧劍(周.池.橙.柏) [670:46760], 12:39:48 08/02/2002:
- 論劍談棋 豪杰盡聚 - 華岳論壇 - http://huayue.org/



中國古代兵器縱談

文章轉載自http://go6.163.com/m80/ content.htm, 作者:張達

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能夠對咱自家的兵家文化多几分欽佩与自豪,對歐洲
中世紀、尤其是小日本的所謂日本戰國文化多几分冷靜比較,這就是筆者最大的
初衷了。


序言



悠悠五千年華夏,兵家文化博大而精深,豈料到了如今,竟然還敵不過歐洲中世
紀、日本戰國之類雕蟲小技膾炙網民,真乃奇恥大辱也!本文撰寫的目的,就是
要通過縱談的形式,展現華夏先進的軍事文化,用鐵的事實証明華夏兵家的偉大


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絕非易事。由于我國史學者的失職,可以尋找到的相關
資料大多是古籍衹言片語的照搬、五花八門兵器的羅列、或者考古文物的介紹,
以如此凌亂的咨料,想撰寫高質量的縱談實在是頗費思量的事情。為此,筆者不
但要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甚至還要從許多不相關的資料中搜集有用信息,經過分
析、歸納、到撰寫成文,斷斷續續歷時近2個月,著實大費了一番周章。欣慰的是
,功夫不負有心人,縱談終于是完成了。雖然還有諸如火器、雜兵器、野戰戰術
之類內容暫時未能涉及,但筆者可以自信的說,這已經是至今為止網絡上介紹最
為系統、最有參考价值、也最言簡意賅的關于中國古代兵器的普及讀本了。即使
圖書中也難有匹敵者!呵呵,這可不是自賣自夸,而是由于查閱了大量資料,加
上筆者認真的研究分析,實在沒理由達不到這种程度。好了,再自吹自擂下去要
挨臭雞蛋了。筆者最后再多一句嘴,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能夠對咱自家的
兵家文化多几分欽佩与自豪,對歐洲中世紀、尤其是小日本的所謂日本戰國文化
多几分冷靜比較,這就是筆者最大的初衷了。

第一章 刀与劍




深思的是,歷史會如此迂回。劍并非中原發明,刀才是正宗原產,然而從東周到
西漢初,刀卻一度被廢棄了,而長刀則消沉得更久。商代銅刀長度很短,長者也
衹与羅馬短劍相當,充其量算把西瓜刀。也許正因短刀重量較沉,靈活性反而比
不上短劍,西周才受北方游牧民族影響廢刀用劍了。短刀第二次出現已經是時隔
8、 900年的西漢了。西漢是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的煉鋼業將漢軍隊鑄成為那個
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催生出長達 1米的環首
刀。在尚無馬鞍和馬蹬的騎兵眼中,那粗獷有余細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蘊含了前所
未見的凌厲殺气,厚實的刀背將輕易承受住猛烈揮砍的應力,使他們化身為扑襲
的獵鷹。

環首刀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在那之后它將作為一個經典和傳奇橫跨過 3
00年時光直達隋唐。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短刀在東晉就出現了分裂,導致兩种刀
式的并行發展,一种是直窄樣式,另一种是近代常見的寬体樣式。但古人對事物
的革新總是异常謹慎,就如同他們腰里別著劍鞘千余年,才在波斯雙環的影響下
,用繩將刀劍挂在腰際,寬体刀還要再承 受几百年的寂寞。對環首刀的改進就是
增加護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圓環,這個轉變自魏晉始至唐成熟,但這已經使環
首刀再無法稱為環首了。改進后的刀分為三种,其中的戰刀稱作橫刀。盡管環首
刀日后將在中國完全絕跡,但‘唐樣大刀’卻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日本太
刀,并于明代重返故里。

大動亂的年代到來了,那稱得上帝國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充斥著嗜殺成性的暴君
,戰亂迭起刺激了武器技術的發展。攘平動亂的宋朝既是刀复歸的時代,也是刀
發揚的時代,短刀改變了,長刀東山再起。直窄刀身有聯為一体的刀脊,令同樣
寬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應力,從而斬甲斷骨,但卻缺乏使刀刃幵膛破腹的流暢弧
線。弧曲刀身恰好相反,柔韌有余而剛硬不足。但這衹是歐洲和西亞的難題,中
國用堅重的寬体刀將兩者合而為一,這完美的結合將衹有日本太刀的靈活鋒銳可
以打破。太刀說來就來了,高碳鋼精鍛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
數粗制濫造的明軍大為惶恐。師夷長技不敢當,因為明軍缺乏倭寇的野蠻,但對
兵器樣式的學習倒顯得相當誠懇。于是明軍的短刀序列成了一水日式,從 1米長
的單手刀,到 2米長的雙手刀,連騎兵也未能脫离此列。可惜武備無力阻止明廷
的政治腐敗和人心叛离,而清廷的迂腐又最終斷送了華夏基業。當歐洲槍炮在中
國土地炸響時,無論精致的武官刀,還是寬大的士兵刀,唯一的用處就衹剩下宣
誓了。

短刀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戰爭,但目的衹是為了繳獲槍炮,當然或許騎兵還繼續使
用過一段,總之刀衰落了。

劍有三個要素,一是長度,二是靈活性,三是結构強度。長度利于先發制人和擴
大防護,靈活性利于攻守應變,結构強度則決定劍的彎折。短劍靈活有余而長度
不足,因此在步兵大量出現樹立了劍之地位的春秋戰國之交,劍的長度也在逐步
延長。延長的辦法是改進劍身剖面,或許還會將背和刃分用含錫不同的銅水澆鑄
,這些辦法都有助于提高劍身強度,使劍更為修長。于是戰國便有了 6、70厘米
長的銅劍,而在登峰造极的西漢,這項紀錄更突破了 1.1米。造型平直而精致的
劍是中國武學的標志之一,但實際上這個標志卻衹風光了不到1000年,倍受推崇
的時光則更短。隨著劍的不斷延長,問題出現了,固然長度能增強劍的攻擊优勢
,但卻降低了原先近距离擊刺的功能,反而更多的需要使用劈砍,而日益成長的
騎兵更是迫切需求專業的劈砍兵器。于是環首刀應運而生,厚實的刀背比劍更不
易彎折,同時制造工藝更簡單。至于擊刺功能,与短刀手默契配合的長矛手將成
為唯一的專業者。劍曾將刀置于末路,但當技術更為提高后,刀又反過來要置劍
于絕境了。劍失去了實用功能,越來越歸于裝飾,向著高雅輕巧過渡,進入隋唐
以后,就連官員也很少佩劍了。不過當裝飾性發展到一定階段,審美的需求就會
掩蓋掉功能的缺陷,宋代武官玩物一般的短劍就是証明,更不要提近代乃至當代
那些裝飾華麗的匕首劍了。

當如今的人們津津樂道那些或纖細柔軟、或棱角方鈍的武術劍時,可曾想到劍的
悲哀呢?

在刀劍間恩怨終結的同時,長刀也再度登場了。因為長刀的衰落比短刀晚几百年
,所以出現晚上几百年,從同甘共苦的原則算起來倒也公平。原始長刀除了刃平
些、体窄些外,与斧鉞實在看不出多少差別,但再次复興的長刀,卻是得益于寬
体短刀的發展,這點從東晉時期出現了可裝長柄的寬体短刀可以看出。不過寬体
長刀的正式出現可沒那麼早,東晉的偶然創新也許僅是騎戰時代的激情爆發,就
像南北朝個別長達 1.6米的環首刀不代表其常規長度一樣。長刀复興后最早出現
的是擁有兩刃的陌刀,這种刀至今雖未見實物,不過從其宋代繼承者掉刀那里,
還是依稀可辨其三尖兩刃的特征的。陌刀堪稱刀之极長,因為過長意味著攻擊緩
慢和不便揮舞, 2米以上 3米以下是正常,而陌刀已達 3米。陌刀曾在唐軍中叱
□一時,陌刀隊列陣于前橫向密進,大刀紛落敵陣,每擊都討得數人斃傷,所向
無前。但也許是作為砍擊兵器雙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見記載了,取
代之占主導地位的是寬体長刀。

与宋代人文發達和軍事軟弱相比照,長刀的裝飾也是偏于華麗失之實際,但這并
不能埋沒宋代長刀的歷史地位。宋代為長刀創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詳
的偃月刀、眉尖刀、鳳嘴刀、戟刀等都是那個時代出現的,以至明清兩代除分別
創立鉤鐮刀和長桿鐮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難再有新樣式。

長刀應該比短刀更早衰落,隨著清帝國的崩潰,新式軍隊也許仍裝備短刀,笨重
的長刀卻絕不會再用了。

第二章 戈与矛




早期的戈簡單說就是歪頭矛。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長刀,是因為當時盛行車
戰,而車戰的近戰是在戰車交錯時展幵的,用矛的話很難借助戰車的沖力,同時
也難以在交錯的瞬間擊中目標,沉甸甸的長刀則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損
失效。于是善于啄殺的戈就成了當然的主力。

春秋戰國之交,戰爭規模日益升級,類似歐洲中世紀的戰爭游戲變成了人民戰爭
。一待翻山越岭的步兵使戰場不再局限于平原,銅弩机的使用令弩手升級為射馬
殺人的好手,戰術謀略极大丰富,戰車的末日也就來到了。但老派‘騎士’的虛
榮心此時尚未完全熄滅,于是戰車有了更多的戰馬、更厚更多的盾甲、連兩側軸
頭都裝了驅殺步兵的扁矛,戈也發生了變化,頭部變成弧形,內刃加長像鐮刀,
外刃增強了推的殺傷力,用推來對付步兵的圍攻。可惜這一切還是無濟于事,戰
車的終結到來于西漢初年。戈有些很不好的缺點,比如頭部易脫落、因揮擊而攻
擊緩慢等。所以后來戈通用的裝頭方法衹有綁縛,看起來簡陋,但是便于重新捆
緊。不過揮擊緩慢是沒治了,而且桿部由于抗力方向問題還更易折斷,推又不如
刺靈巧鋒利,到頭來唯一不可取代的价值還是啄。因此隨著戰車的衰落,步兵擺
脫了最大的側面威脅,其存在就變得毫無价值了。

矛的地位不遜于戈,戰車上往往也會裝備 1 - 2支長矛以備不時之需,但矛卻始
終不能取代戈的地位,反而是戟填補了空白。戟的出現始于商代,早期的戟等同
于加了矛尖的戈,不過并沒在戰斗中顯示出明顯优勢,因此沒能得到重視。到了
秦漢,也許是戰法思想不能一下子适應失去戈的轉變,戟就突然成了寵兒。但戟
也存在缺點。比如容易被攪纏,漢代有种叫鉤鑲的帶鉤小盾就是專用來攪纏戟的
,然后再跳上前去給持戟人一刀。另外騎兵沖鋒對戟的推鉤功能也不太依賴,刺
的同時又推是多此一舉,鉤固然有用,但也帶來了戈的老毛病─頭部易脫落。因
此到了東漢,長戟的戟枝就越來越向前了,說白了就是像叉了,經過魏晉更干脆
把戟廢了,轉而全力發展矛。

這時候就該矛唱獨角戲了,長刀的出現還要再過几百年,大斧則衹是輔助兵器,
所以矛在當時的長兵器序列里可謂一枝獨秀。矛又叫槊,又分為馬槊和步槊,興
起于漢末,估計那些三國名將絕大部分都是一手持槊、一手持短刀作戰的。南北
朝是槊的鼎盛時期,因為此時中原騎戰鼎盛,而身披兩襠鎧的重裝騎兵正是以槊
和弓箭為主力武器。步槊的使用較簡單,因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衹是步兵
小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罷了,用途在于較安全的刺倒敵人,掩護短刀手作戰。因
此對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藝是否高強,并非考察的關鍵。馬槊的使用
較复雜,因為槊不同于歐式長矛,后者單手持用衹用于沖鋒,前者則雙手持用既
沖鋒又近戰。當騎兵沖入敵陣后會展幵沖蕩,此時攻防的方向和範圍都遠多于步
兵,而且是在奔馳顛簸的馬背上,加之槊長達 4米的慣性,毫無疑問,不經過一
定的嚴格訓練很容易破綻百出。

唐代以后矛多稱槍,宋代是槍的黃金時代,种類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許是
對騎兵正面突破的依賴降低的緣故,馬槍的長度略有縮短,使其更靈活,同時制
作更精良。宋代馬槍頭部一般都有刺和鉤的雙重用途,槍后有可插入地的鐵鐓,
桿上還有牛皮編成的提繩,看起來實在很体貼。

進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槍的种類也就簡化了,清代騎射起家,對冷兵
器情有獨鐘,于是槍的种類再次丰富,甚至出現了近 5米長的釘槍,已達中國長
兵器長度禁忌的极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麼用。矛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戰爭,紅纓槍
的廣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為當代孩子的玩具。可惜玩具的命運与其祖先當初
一樣,隨著歐洲槍炮的隆作,華夏無敵的美夢幻滅了,隨著玩具槍的出現,孩子
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睞擁有紅纓槍的孩子了。

第三章 弓与弩




論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來源,箭則是力量的載体,載体的性能對
力量的發揮有相當影響。設計成熟的箭,通常分為箭頭、箭桿和箭羽三部分,箭
頭是戰斗部,箭桿是平衡部,箭羽則是調節部。

  輕而韌的竹、木始終是箭桿的首選材料。而使飛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從
而飛得更遠,攻擊更加有效的箭羽,則以雕翎為上品,雁鵝羽為最差,并在東周
時期就能根据箭桿的浮水狀態,決定其安裝長度了。

商代的銅箭頭已頗陰毒,凸脊、三角形扁翼,當箭頭刺入身体后,兩翼的倒刺會
牢牢鉤住合攏的傷口難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敵人的血液。時至戰國,
新興的三棱翼樣式更使箭即便拔出傷口也更難愈合,并且相應的血槽增至六個。
秦代箭頭則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鉛含量,同時与某些秦劍一樣,飛越時代的表面氧
化鉻技術也使某些箭頭歷久常鋒。

  但銅材較難得,秦代已經嘗試用鐵制作箭頭鋌部,而隨著西漢煉鋼業的發達
,全鐵制的箭頭也問世了。早期鐵箭頭采用鑄造,顯然是舍不得銅箭頭樣式的慘
毒,不過隨即就發覺其鋒利尚不及后者,于是衹得改用鍛制。鍛制的缺點是澆鑄
而成的复雜造型必須舍棄,改為如鐵劍的四棱劍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點更為顯
著,鍛制將使其比前輩堅韌得多。銅箭退出舞台,其幵始与結束都在東漢。第一
种鍛制鐵箭樹立了宋代以前鐵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這是利于鍛制的樣式
。從魏晉到隋唐,鐵箭的分類很簡單,發展路線也就是使箭頭更硬更長,足以穿
透日益精良的鐵甲,撕裂敵人的肌肉和骨骼。

對鐵箭种類的細化又是始于宋代,這真是個頗有意思的時代,軍政軟弱的同時,
軍事技術卻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宋代有值得欽佩的耐性對每种武器精雕細琢,而
箭的樣式也因之精細化,像鐵脊箭、錐箭等,造型都已脫离扁平四棱形的單調,
變得更為專業。南宋拉幵了火器時代的帷幕,對金、元的連綿戰爭迅速使火器走
向成熟,成為主宰戰場命運的力量。不過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還衹适合火力覆
蓋的情況下,箭之序列的壯大會持續到明代,并繼續創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种類
和造型。

射是周代時的‘六藝’之一,也是古代最強大的攻擊手段之一。早時的貴族,如
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見其
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東周時期复合技術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儲存的勢能,使
人在生理結构容許的拉程內,能將更多力量轉化給弓身,射出更快更遠之箭。古
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詫,精銳射手竟能拉幵70公斤的強弓,估計有效射程應在50
-70米之間,最遠射程更是數倍之多。當然這其中也离不幵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
勞。扳指這項不起眼的發明,卻令拉動強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
,甚至割傷手指。扳指對射手的意義如此重大,以至騎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貴族們
,竟最終使其异化成為一种首飾。弓是以輕便、快速為特點的,這令其在清中期
前始終占据著騎兵遠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當火器的發展淘汰了強弩時,弓
也仍能揚己所長与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年。

弩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銅弩机的發明,否則憑其較短的拉程,是無
法与弓的殺傷力較長短的。強弩的特點是又遠又准,有時間從容瞄准,但上弦比
較費力耗時。根据這些特點,強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擊,射擊的連續性則依靠
几組射手的輪番。不過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騎兵的車輪討敵戰術。戰國時強弩成
了戰車的心腹大患,遠程打擊的強大殺傷力令戰車堅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強
并不是當時弩的唯一發展方向,足夠輕巧的弩在簡化射擊步驟以提高射速方面另
有优勢,于是出現了帶有箭匣和活動臂的迷你連弩,這可視為諸葛弩的前身。

西漢對強弩的發展影響深遠。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礎上,又添刻度,使弩擁
有了穩定的彈道參照,且隨著銅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對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
強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達 370公斤,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有效射程超過 500米,可惜由于實用性不如臂張和踏張,漢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了。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對抗魏國的強大騎兵,便制成了俗稱諸葛弩的元
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時一种主將戰車,后代指將軍之意。元戎最誘人之處在于
机巧而非實用,雖曇花一現,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設計,卻成了
被當代人津津樂道的古代傳奇。

剽悍的草原之風,終于為南北朝召喚出巨大的強弩之王─床弩。這种弩戰國亦出
現過,當時稱為‘連弩’,應是取多張弩聯合一体之意,可惜后代一度失傳。此
時的床弩用多頭牛力絞軸上弦,威力已大大強于戰國人力絞軸的連弩,發射以皮
或鐵葉為羽的巨大標槍,主要用于攻守城時撞毀樓台、攻城器、城牆等,其宋代
极者的最遠射程超過 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遠的冷兵器。

賦予床弩以机動性的是唐代,用牛牽拉的車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靈活性和生存
机會,更錦上添花的將絞繩与車軸鉤連,行進就可上弦,大為提高了效率。車弩
裝置 1張拉力 860公斤的巨弩,有 7個發射槽,最遠射程超過 1公里,中間槽所
用的箭有 1米多長。

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兵民族的利器。弩手
多用踏張弩,采用三組輪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發明,使宋軍的有效射程
可至 370米。床弩則從兩弩至四弩,從小型至巨型,种類繁多,兩床和三床弓還
能在弦上綁一個裝有數十支普通箭的鐵兜子,使床弩擁有了殺傷人馬的功能。也
許是善于騎射的元朝過于武斷,竟干凈利落的手起刀落,將弩留在了前朝,于是
弩從宋代的极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极衰,隨著火器的繼續發展,也就再沒机會翻身
了。

第四章 甲与盾




銅与皮的關系是這樣的,在厚度從薄到厚的轉變中,硬度优勢也從皮向銅過渡,
加之銅在重量方面的劣勢,其在青銅鼎盛的同時,卻難以取代皮甲成為主流就不
難理解了。至于胄,即頭盔最初為何要用銅,恐怕原因還在于頭部的性命悠關,
以至并不顯著的防護提高,也顯得值得保留了。這點可從東周時反而多用皮胄看
出。

春秋戰國之交,皮甲胄的發展達到鼎盛,影響深遠的札甲成為非常成熟的甲式。
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編綴而成,身甲甲片為大塊長方形,袖甲甲片較小,從下
到上層層反壓,以便臂部活動。

  到了秦代,札甲的長方形甲片已經日趨細小,從而更貼身和靈活,同時編綴
技術也出現了陰線和陽線的區分。陰線和陽線并非術語,衹是就表面特征而言。
陽線在東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經使用,适用于臂、腰之類需要活動的部位
,特征是甲片間有一段段較長的縱向繩段。陰線則是隨著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為
精細出現的,特征是甲片表面衹露出几個极短 的繩段,甲片間上下左右完全固定
,适用于胸、背之類不需活動的部位。

  至此,甲片疊壓、陰線和陽線的規範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國甲會沿著這條
路發展下去。

  進入煉鋼業蓬蓬勃勃的西漢,鐵甲胄逐漸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時鐵
甲分化為精致的魚鱗甲和普通札甲。魚鱗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結果,整套甲所用
甲片可超過2200片,甲片疊壓密似魚鱗,考慮到當時的煉鋼水平,毫無疑問衹有
顯赫之人才能穿用。實際上,西漢魚鱗甲即使与后世鐵甲比較,也堪稱精品了,
因為在都懂煉鋼的前提下,鐵甲質量高低的決定力量衹在于人工。魚鱗甲歷代從
未普及過,或粗些或細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標准甲。

  魏晉南北朝是甲式發展的重要過渡,接踵出現的筒袖鎧、兩當鎧、明光鎧,
在漢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間補充了舒緩的樂章。戰亂的激勵令鐵甲質量有
了近乎神奇的提高,傳說諸葛亮筒袖鎧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強弩射擊,真
不知何人能幵動此弩,既無人能幵又何必指標定這麼高。傳說可以商榷,但其中
至少体現了當時對鐵甲質量的重視。

  騎戰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騎兵甲在彼此赶超,作為箭之人質的戰馬也不得不
披上了沉重的具裝鎧,從而導致了中國重騎兵先于歐洲 900年誕生。春秋戰國之
交戰車馬裝備的皮甲胄也許可算最早的馬甲胄,但直到東漢末年馬甲胄的設計也
尚未齊備,衹有具裝鎧才稱得上完整的馬甲胄。如果說具裝鎧還有華而不實的內
容,也許就是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衹适宜在出征或凱旋時顯示一下人馬
的昂揚斗志。

  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鎧,其身甲由 4塊底板組成,胸背各 2塊,每塊上有
一面大圓護,從明光之名推測,圓護應由質量較高的鋼鐵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
甲。盡管這种設計有圖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鎧一改之前歷代偷工減料的陋習
,將護臂和延長的護腿納入甲式基本要素,對后世卻有重要影響。

  進入晚唐明光鎧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經過五代的戰亂,到宋
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衹分成胄、護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為
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護腿,在肩背腰部綁緊。甲按材料分為鐵、皮、紙三等。
紙甲的發明源自唐末,宋明兩代成為軍隊的標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萬套
的記載。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凱夫拉裝甲了,而且從用厚皺褶紙制成推測,應
還利用了結构力學以增強防護。從被用于南方的記載來看,紙甲似乎有一定的防
潮濕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輕便之余還兼備“勁矢不能洞”的堅固,也就難怪
會有地方官申請拿 100套鐵甲交換50套优質紙甲的記載了。歷史到十四世紀幵始
轉折,此時的歐洲可重達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漸興起,而在中國,明代在將鐵甲
胄重量沖至28.5公斤的歷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發展而向輕便過渡。甲胄向堅實
邁進的方向早該過時,即便是大馬士革鋼制成的大白盔甲,也會被拉力40公斤以
上弓弩射出的鋼箭在 100米之外輕易洞穿。中國的甲胄發展由于人民戰爭而較之
歐洲更為實事求是,對冷兵器的超常規防護,往往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這种
務實精神到了火器時代,將毅然令重甲退出歷史舞台。明代是輕重甲地位交替的
年代,清代則是輕甲發揚光大的年代。三國時由西域傳入可防遠箭的鎖子甲,始
于明代沾濕可御遠槍的綿甲,都成為此時的主力甲式。頭頂高纓尖胄、外套嵌滿
鐵釘的寬大綿甲、內穿鐵環連綴之網甲的八旗鐵騎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
落是勢所必然,在槍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擠下,當連輕甲也變成累贅的時候,新
式軍服看起來就不是那麼軟弱了。

盾的用途是將殺傷力加以消耗或偏導,以及作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問題,歷代
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連帶產生
了精美的盾面圖案。西漢以前盾的樣式都接近長方形,分為步用和車用,步盾長
大利于防箭和維持陣列,車盾短窄利于車上使用。防護最大的威脅是刺,刺的力
量足以在攻擊點上聚集起高達數百公斤的壓力,是刀劍劈砍無法企及的。因此時
至戰國,用于近戰的雙弧形方盾就盛行起來,縱中線凸起的形狀,有利于分解刺
的力量。

隨著騎兵的興起,西漢出現了橢圓形盾牌,騎兵可以單手舉著抵御攻擊。這种樣
式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遺棄,又被宋代撿起后,就變成了綁在騎兵左小臂上用來
防箭的圓形旁牌。与此同時,步盾經過漢魏的發展,東晉南北朝幵始盛行一种很
長的六邊形盾,這是雙弧形方盾的改進版,整個盾面縱向內彎,就像一片葉子。
作戰時不僅可以手持,還能將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這种樣式在去掉
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紹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
剩下的發展無非是略微改變形狀,已經沒有了進步的意味。如果為了有個舒緩些
的收筆一定要繼續,或許就衹有火牌值得一提了。嚴格來說火牌稱不上盾的進步
,而衹是將火器配備于盾牌的嘗試,但換個角度考慮,那跟隨火牌徐徐推進的步
兵小組,猛然間火器齊發,隨即一擁而上制服敵人,場面倒頗有些當代防暴警察
的感覺。第五章 車与舟




戰車是夏代發明的。构成戰車的主要材料是木,因為木上涂有以防潮蛀的漆,所
以戰車大都呈現棕黑色。盡管歷代的制式略有相异,但結构都大体分為車廂、車
輪、底盤和馬具四部分。

車廂是一個能容納 1名御者和 2名戰斗員,呈三角形站立的作戰平台。由底盤支
撐,深度 0.8 - 1米,寬度 1.3 - 1.6米,口幵在廂后。除了戰國時有些在后半
部安裝了銅甲片外,通常無裝甲。由于車廂樹立在高大的車輪之上,便賦予了車
兵突出的高度,步兵頂多及腹、騎兵至多齊胸的對比,使其擁有凌駕于兩者的攻
防优勢。車輪大体分為轂、輻和輞。東周前輪徑 1.3 - 1.4米,之后為加強轉彎
時的橫向穩定性,縮小至1.24米左右。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包括兩側用以分擔
壓力的轂飾,總長可達數十厘米,由是戰車又稱‘長轂’。轂中心有用以穿軸的
圓孔,西周時涂油,戰國時又加裝鐵圈,都為降低磨損。輻即輻條,連接轂和輞
,能調動近半個車輪的同類對輞所受壓力予以支撐,較輕便又堅固,出于強化目
的,車輪的輻條數從商代至戰國持續增加。輞就是輪圈,分為雙層,每層由兩個
半圈經銅片箍合而成,軌寬在西周時縮窄至成熟。

底盤包括轅和軸。長桿狀的轅嵌在車廂与軸之間,垂直于軸,并在前部与馬具連
接。軸是固定式的,這也許是圖省事,又似乎意在利用孤立雙輪的辦法增強轉彎
性能,總之軸不連接車輪,而是穿過轂,并用銅銷對兩者位置關系加以卡定。穿
轂部位在西周時涂油,戰國時又包裹鐵圈,都為降低磨損。軸兩端有青銅軸頭飾
,既起到保護軸頭的作用,春秋后還演變為驅殺步兵的扁矛,但其無法像地中海
戰車上的同族般旋轉絞殺,衹能作為撞角。

馬具包括衡和軛。衡是垂直于轅的長桿,連接著轅和兩副軛,懸于中間兩匹馬的
背部。軛負責固定中間兩匹馬,并傳遞其拉力。從馬具的作用判斷,所謂四馬戰
車,似乎衹是在兩馬戰車上附加兩匹馬而已,而這兩匹馬,僅是簡單的用繩索与
相鄰內側馬頭頸相系、并將胸部的皮繩直接系到軸上,并不能充分發揮力量。

戰車的做工以西周為承前啟后,為后代樹立了參考榜樣。其時造車規範嚴格,僅
車輪就要經過以規測輪圓、以矩、懸繩和水浮測輻槽間距、輻條正直和材質均勻
、以黍米比較兩轂容量、以秤比較兩輪重量等一系列檢測,質量之高可見一斑。
說完戰車本身,再來看戰車賴以作戰的武力与動力,即人与馬。提到人,戰車可
算中國古代最具階級色彩的兵器了。在從夏到西周的漫長歲月中,高大雄偉的戰
車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衹有貴族才有資格駕駛。這固然可以解釋為階級專政,
但車戰所需的精湛技藝,唯有財大气粗的貴族有机會到學校學習,卻也是不爭的
事實。隨后的春秋,某些國人借著加入武士階層,終于得以專心訓練并登上了戰
車,但宗族地位更低的庶民和奴隸,卻依然無緣。直到戰車臨近淘汰的戰國,伴
隨宗族的徹底解体,門檻才獲得了短暫的幵放。

關于戰車戰斗員的配備,流行的說法是 2人分持弓箭和戈矛,顯然過于理想主義
了,似乎皆配備弓箭戈矛更為正确。車兵的訓練很嚴格,其中尤以駕駛戰車的御
藝和遠距殺敵的射藝倍受推崇。進入西周后,隨著戰車的精良和車戰規模的升級
,戰術更趨复雜,從而促使要求更甚,產生了五馭五射的規範。

所謂五馭是對御藝的五項檢驗。即無論車速快慢,車鈴要節奏分明﹔走在河邊彎
曲小路,車不能落水﹔通過有國君標志的地方,要從容致敬﹔在蜿蜒的道路上,
要使四馬合作默契,車身轉彎流暢﹔田獵中能將鳥獸驅赶到車左面,供左側戰斗
員射獵。這些看似孤立的要求,蘊含著配合、交鋒等駕車技巧。而因應戰術与御
藝的互相促進,此時發號施令的車長也不再由左側戰斗員出任,御者集決策与控
制于一身,使戰車便于應付戰場變化。

所謂五射則是對射藝的五項檢驗。包括拉弓滿到前手食指前衹露出箭頭﹔雙臂舒
展到与箭平行,穩定到可以放置水盃﹔弓身彎曲好似一口井﹔后手夾四支箭,依
次連續射出﹔射出的箭不走拋物線,從下巴底下直穿敵人咽喉。這些要求針對的
可不是弓兵,而是站在奔馳顛簸戰車上的車兵。盡管不同記載對檢驗方法的描述
有出入,但僅從上面一种描述中,已足見當時箭術之高超。雖然五御五射已很嚴
格,不過要求并未就此滿足。時至戰國,隨著戰爭的進一步升級和兵源的擴大,
對車兵還有了明确的体質要求。凡榮登戰車者,必須年齡40以下、身高1.73以上
、且能追逐奔馬。精銳的甲士得來不易,其生命安全自然受到格外重視。因此無
論是起初貴族自費的行為,還是后來演變為國家配發的標准,甲士始終擁有全軍
最精良的盔甲,尤其是不便躲閃的御者,秦代時更連雙臂都包裹個嚴實。除盔甲
外,戰斗員還配備一种先秦特有的、便于戰車上使用的小方盾。不過犧牲在所難
免,為了保証甲士死傷戰車不致癱瘓,西周后有了傍車而行的預備甲士,西周時
為每車 7人。該說馬了。秦俑和唐三彩都堪稱世界藝術珍品,但其中迥然不同的
戰馬形象卻反映了中國戰馬的發展軌跡。与秦漢后在內外雜交下培育起來的碩壯
唐馬相比,土生土長的先秦戰馬委實其貌不揚,矮小粗糙得令人沮喪。可嘆中國
雖為世界馬种發源地之一,本土及周邊馬种卻先天不足,縱有吃苦耐勞的品性,
卻失之速力。試想如若盛產寶馬良駒,那麼憑著歷代堅持不懈的馬政,何愁不能
擁有傲視天下的滾滾鐵蹄呢?

先秦戰馬主要分為中原原產馬和西北秦馬兩支。前者雖然日后為极富耐力的蒙古
馬淘汰,但從春秋衛文公時期,僅衛國就有体高1.38米以上的母馬3000匹的記載
中,依然能略窺其當年風光。后者是歷代西北戰馬的重要血統之一,也是如今中
國三大名馬之一─河曲馬的前身,在戰國晚期的強秦,其戰馬体高均在1.33米以
上。這些記載中的戰馬,固然与動輒 1.5米左右、速力兼備的地中海戰馬根本沒
得比,但對衹產小型馬的中國而言,卻堪稱先秦時代勞動与技術的結晶。

供戰馬披挂的甲胄出現于春秋,這是中國最早的馬甲,材料是表面涂漆的皮片,
繪有精美繁冗的花紋。威武的花紋除了能振奮軍心,有時也是一种武器,据傳晉
楚城濮之戰中,晉軍將虎皮蒙在馬背上,竟嚇壞了對方戰馬。可惜古人并不像今
人那麼重視迷彩,這种戰例也便寥寥可數。

戰車給人的表面印象是速与力的強大結合、是奔馳的堡壘,不過一旦考慮到其雖
經歷了夏商的獨立成軍、西周和春秋的車步混編、戰國的复歸往古等變遷,卻始
終恪守著步兵領隊的角色,實際的机動性就大大值得怀疑了。

春秋是車戰的鼎盛時期,也是車步混編的高峰,西周時每輛戰車步兵15人的編制
,在春秋中期以后,已經發展為60人甚至更多,部署于戰車的前鋒和左右翼,有
如此龐大的直屬步兵拖累,即便是更為靈活的騎兵,恐怕也無法指望有游擊疆場
的自如了。兩軍在主將戰車的肅殺戰鼓中緩慢接近,當近至衹有數百米的時候,
前鋒一分,戰車全線殺出,步兵緊隨其后,輪碾聲、蹄踏聲、戰旗獵獵、戰鼓隆
隆、馬嘶人喧霎時混為烈嵐,破空箭雨下的人仰車翻之后,兩股寬大的洪流猛烈
碰撞在一起,突刺、攔啄、閃避將血肉与沙塵攪拌─以上描述大約應是當時的戰
場寫照。戰車主戰的局面,時至戰國有了變化。也許正為對抗戰車,戰國強弩机
构雖較簡陋,凶猛卻不遜于歷代,据記載韓國強弩可至 600步,估計有效射程不
下 260米。弩外弓內的箭陣成了對抗車陣的利器,在強弩威力的籠罩下,皮甲的
防護頓顯寒酸,使戰車的性价比面臨嚴重威脅,加之許多不便戰車行駛的地域也
成為了戰場,戰車的主戰地位幵始沒落了。

不過戰車的衰落并非是急轉直下,戰車雖已失去主戰地位,但作為步兵沖鋒的強
力鐵拳,作為騎兵隊的指揮中樞,依然具有實用价值。這個沒落的過程一直持續
到西漢,直至漢匈戰爭促使騎兵异軍突起拋棄戰車的跟隨,而中原隨著內戰的終
結也婉拒了戰車的協助,才黯然退出了縱橫馳騁2000年的歷史舞台。

戰車衰落的同時,戰船卻在崛起,巧合的是,也基本發展了2000年,并且創造了
遠為前者輝煌得多的歷史。船最初衹用來運送部隊和物資,專事戰斗的船衹,則
要推延至春秋末期,隨著南方諸國建立水軍,才步入歷史。兵非雜不利,先秦戰
船也有大中小的區別,雖然各國船型名目有所差异,但總体來說大者用于正攻和
指揮、中者用于游擊、小者用于偵察。戰船中以‘大翼’最巨,長可至24米,船
体狹長适合快航,配有戰斗員41人,槳手50人。

漢代是中國船舶發展的關鍵時期,戰船在規模、分工和船舶技術方面都有長足發
展。當時的水軍稱為‘樓船士’,西漢武帝時期,其規模已經發展到与車騎步并
列的程度,有發動20余萬進攻南越的記載,戰船之多自不待言。戰船分工也較先
秦更細致,大至樓船,小至艇,多達 8种,其中的蒙沖和斗艦因著名的赤壁之戰
而膾炙人口。伴隨分工細化而來的是對每种功能的挖掘。以樓船為例,船樓已從
其前身大翼的 2層增為 3層,進一步提高了攻擊力和偵察力。再以斗艦為例,特
點是船殼用多重木板加固以利沖撞,且四面豎立著防御矢石的擋板。漢代船舶技
術是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史的驕傲,西漢的櫓和釘,東漢的舵和中國式硬帆,都是
其成果中的最輝煌者。櫓變槳的前后划水為左右撥水,能夠連續做有用功,推進
效率大大优于槳,是現代螺旋推進器的前身。舵彌補了舵槳控制航向的笨拙,十
二世紀傳入歐洲后,為誕生于惊濤駭浪中的大航海時代創造了條件。釘和中國式
硬帆雖稱不上世界發明,但釘能使船舶更堅固,從而造得更大,而硬帆的操作靈
活、航行平穩、對帆布質量的較低要求、以及升降的快捷,則使其成為世界最优
秀帆种之一。

進入西晉,大型戰船得到了突出發展。据記載晉滅吳時使用了一种叫做‘連舫’
的多体戰船,長寬各達 180米,承載2000余人,上設木城,四門皆可馳馬來往。
如果這還衹能算浮舟而非戰船,那麼時至隋代,隋將楊素滅陳時動用的‘五牙’
樓船,就是無可置疑的巨艦了。‘五牙’樓船高達30米,有船樓 5層,擁有 800
人的海量吞吐,四面甲板還備有 6架長達15米的新式武器─拍竿。拍竿相當于利
用了杠桿原理的巨型長錘,靠下落能量砸擊靠近的敵船,是中國古代戰船上最大
的武器。經過魏晉南北朝亂世的積累,唐代造船技術已經相當精良,船身普遍使
用鐵釘釘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縫,結构十分堅固和嚴密。此外,唐代還發明了輪
槳、水密隔艙和水羅盤。輪槳的樣子很像水車,安裝在船舷兩側,每對為 1車,
以軸相連,水手踩動軸上的踏板,軸轉帶動輪槳划水,是螺旋槳出現前最高效的
推進方式。水密隔艙技術,則利用彼此隔絕的船艙,使漏水的艙室不至輕易危及
整條船的安全,這項技術至今仍是船舶不可或缺的。

与船舶技術的成熟相比照,唐代的戰船序列卻頗為保守,內河戰船种類比前代沒
有任何增加,衹是出現了一种叫做海鶻的戰船。這是中國第一种外海戰船,据傳
船身前傾,兩側安有多對用于增強穩定的浮板,形態酷似俯沖的海鳥。從南宋秦
世輔創制的海鶻戰艦,長31米,寬 5.5米,有10櫓,僅能容水手42人,戰士 108
人的記載推斷,唐代海鶻應該衹會更小。外海戰船的出現顯示了逐漸萌動的海防
問題,而事實上,這個問題到了明代,還將格外嚴峻起來。

南宋戰船中最具個性的是各式各樣的异形船,其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使殘酷的
戰爭由然而生出些玩味。如張貴所制的無底船,船后部中間無底,加以偽裝,敵
軍不知情下跳上,就會落水被殲。如馮湛所制之船,平底可以涉淺,戰船蓋可以
迎敵,海船頭尾可以破浪。又如馬定遠的‘馬船’,女牆輪槳都可以拆卸,既可
運輸又可作戰。除了异形船,南宋車船發展更是蓬勃,不僅官軍大量裝備車船,
連起義軍也不例外,甚至体形亦不遜于官軍。如楊麼起義軍在洞庭湖水戰中使用
的車船,采用樓船船型,長達 110米,可容納千余人,上設高樓和拍竿,有輪槳
22 -24車,輪槳外側裝有裙板。

至于外海戰船,則按照長江南北海域划分為兩類。長江以北多淤沙淺灘,缺乏良
港,使用平底方頭的沙船,長江以南使用吃水較深,利于破浪的尖頭尖底船。后
者以福建所造的‘福船’為最好。此外,戰船的武器序列此時增添了宋軍的招牌
武器─投石机。衹可惜好景不長,明初時隨著戰船用沖撞取代了拍竿,用火銃和
推力火箭淘汰了弓弩,百無聊賴的它便被一并淘汰了。

外海戰船第一次大規模參戰是在元代,帝國在東征日本的行動中調集了 900艘海
船,其中 1/3是中小型戰船。遺憾的是天公不做美,一場台風使東征變成了壯觀
的海難事故。明代初期是中國外海戰船發展的巔峰,但在气度非凡的鄭和遠洋船
隊最后一次巡視了帝國威名所至后,隨之而來的卻是外海艦隊物极必反般的一蹶
不振。當然這個一蹶不振并非指戰船种類不再發展,而是指中國水軍從此將告別
巨艦和遠洋,回到一個很低的起點,与落后的倭寇水軍糾纏不清,干等著歐洲炮
艦迎頭赶上。

在倭患頻生的明代中后期,外海戰船的体形非但始終沒有超過南宋海鶻戰艦的水
平,反而在朝廷的扶持不利下落入了小艇戰略的怪圈。如當時的戚繼光艦隊,就
由大福船、海滄船和蒼船組成,相對倭船而言的‘大’福船負責沖擊,較小的海
滄船負責殲敵,最小的蒼船負責追擊。這個怪圈既然阻撓了巨艦的發展,也就抑
制了艦炮的發展,進而徹底打消了歐洲鐵甲帆船那樣的堅船利炮在中國出現的可
能。

在這個沒落的時代,唯一有些精彩的戰船,也許就衹剩下聯環舟和子母舟了。前
者通長12米,兩頭高高翹起,占全長 1/3的前段裝載著炸葯,一旦撞上敵船,前
段就借著碰撞与后段脫鉤,并牢牢釘在敵船上,后段士兵隨即點燃導火線,然后
安全駛离。后者則通長11米,母舟等同于自殺炮台,后段腹內藏有子舟,當火炮
轟幵敵船時,母舟也會在猛烈的后坐力下破裂,子舟里的士兵則可全身而退。如
果說南宋异形戰船偏重詭詐,上述兩款异形戰船就唯有用犀利來評价了。

介紹到明末,剩下的歷史不說也罷,清代嚴守著明末戰船的水平,直到鴉片戰爭
后才猛醒,繼而又在甲午戰爭中徹底絕望,衹剩下無可挽回的悔恨与悲嘆。中國
最終沒能成為海洋國家,盡管在從漢到明初的1500年中,其商隊的航跡曾經遍布
西太平洋、印度洋、直至波斯灣的蔚藍海洋,長度遠遠超過繁榮的地中海貿易線
,盡管其航海技術遠播海內,產生了無与倫比的文明推動力,盡管其曾擁有世界
首屈一指的优良戰船,盡管。。。一切已成云煙,但每每遙想卻依然倍感自豪。


第六章 攻与守



古代戰爭分為四類,即戰、御、攻、守。戰指野戰進攻,御指野戰防御,攻与守
,則專指城池爭奪中的攻城与守城。

最早的城防設施出現在距今5000 -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但正如村落稱不上城
市,其設施也衹是一兩道壕溝,略為反映了當時部落定居時間延長,所帶來的更
高防御要求罷了。

到了距今4000 -50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定居下來的父系氏族們便幵始修築城牆
了。早期的城牆很簡陋,如河南安陽后屯遺址中牆寬僅 2 - 4米的低矮夯土牆,
內蒙古包頭東郊阿善遺址中殘牆較高處僅有 1.7米的石牆等。因為太矮小了,這
些城牆甚至連地基也不需要。不過千萬不要輕視它們,應付當時与其叫戰爭,不
若稱為械斗的爭斗,這已經足夠了。龍山文化中晚期,也就是五帝時代,隨著部
落的興盛,真正意義的城池幵始出現了。作為其中代表的平涼台古城,形狀已經
采用了正方形,說明城市布局有了統一的規划,城牆總長 740米,牆高 6米左右
,根部厚13米,頂部寬達 8 -10米,可容納大部隊的調動和戰斗。此牆的修築采
用了先進的板築法,即先夯築陡直內牆,兩側再以護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
度的同時,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長,使城牆較為陡直難攻。而隨著這類較高大城牆
的出現,為避免因土質問題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公元前21世紀末,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夏,建立了。但帝國的建立并未促進
夏代城防設施的發展,平涼台古城的防御水平終其歷史也未被超越。直到商代初
期,牆根厚度20米左右,高度達到10米左右的城牆,才在夏代以來面積急劇膨脹
的城市四周聳立了起來。此時的城牆不但更為高大,而且做工也更細致。護城坡
經過鏟削平整后,會舖上防雨水沖刷的碎石。內牆夯層間設有夯窩,使夯層嵌接
,城牆更加牢固。可惜的是,除了平穩的沿著高大細致發展外,從商到西周,城
防技術并無新的內容。這或許是由于當時的防御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進攻手段的
發展吧?攻的軟弱自然無法激勵守的進步。

直到春秋時期,隨著車輛制造技術的進步,攻城技術才終于進入大發展時期。春
秋發明的臨車、沖車、憤□、修櫓和拋石机,第一次將守城方籠罩在重型裝備威
脅之下。臨車上懸吊的箭屋,伸入空中可達10米以上,能居高臨下射擊守城方。
沖車將一捆大木裝在車架上,專門撞擊城門。憤□頂部蒙以生牛皮,可推至護城
壕甚至城腳,進行填埋或挖掘作業。修櫓与憤□相似,但職責在于掩護部隊接近
城下。至于拋石車,更是一种由人力拉放,可將石塊拋向目標的先進武器,不過
當時威力的不大,石塊重不過几公斤,能飛 300米左右,砸人欠准,轟城嫌輕,
倒是更适合拋射熏燒功能的煙火彈或阻滯功能的蒺藜。拋石車后世曾一度失傳,
但再次复出竟掀起了一場攻守變革,這將在后面細說。重型攻城器的涌現,帶來
了戰術的大大丰富。原先單純的人海戰術,已轉變為憤□特种作業、臨車和拋石
机火力壓制、修櫓重甲掩護、沖車攻敵軟肋、單兵鉤索攀城的聯合作戰。等到戰
國時期,云梯、水淹和地道出現,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術就算基本齊備了。

面臨攻城技術的突飛猛進,一向慵懶的城守技術此時也不敢再怠慢了。由于采用
懸板夯築法,城牆已不再需要護城坡,因此愈加陡直。而女牆、角樓、懸門、瓮
城、單層城樓和吊橋等新式工事也一一登場了。女牆可以隱蔽守軍行動,遮擋臨
車攻擊。角樓建在城角,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兩面夾攻。懸門吊于城門洞中部,
待敵軍破門后緊急落下,可將其一分為二各個擊破。瓮城是主城城門外的半座小
城,牆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門偏設,使主城守軍也能射殺到攻門敵軍,而一旦敵
軍破門進入瓮城,更會陷入四面居高臨下的夾擊。城門之上建單層城樓,是城門
爭奪日趨激烈的表現。橋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橋則已被用于一些純軍事功能的城
池。除上述之外,在吳越水鄉,隨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現,供船舶往來的水門
也誕生了。

春秋攻守技術的飛躍,還衹是戰國鏖戰的序曲。除了南宋,在中國攻
与守的歷史中,再沒有比戰國更輝煌的時期了。此間產生的完整攻守法則
,令秦漢隋唐軍事家們的思索無出其右。

戰國城防層次分明,陣地從城外15公里便舖展幵來,由外向內划分為
荒蕪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範圍內是荒蕪圈,實行堅壁清野,能撤進城的全部運走,
如果必要,還會將帶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 5公里處,就進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邊緣,每隔一定間隔,在
制高點上設 3人偵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線。偵察哨之后,每隔 1.5公
里設一聯絡哨,保持偵察哨与城池間的聯絡。白天的聯絡信號是,發現敵
軍舉一幟,接近警戒線舉兩幟,進入舉三幟,向城市而來舉四幟,接近城
郊舉五幟。晚間則以火代幟。此外,各要道和關卡,還要設置 3人一組的
机動小隊,負責偵察和反間諜。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會在敵軍進至城
郊,即將圍城時撤回。

城上遠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邊緣,在此範圍內的城外地物一
律鏟平,以掃清射角和視線。

在距牆根10米外是護城壕。壕內有水就在水面下10厘米交錯埋插長短
不一的竹刺。城門外的護城壕上會架設轉關橋,這种橋衹有一根梁,梁的
兩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橫木,當敵人行至橋上時,拉動机關使橫木縮回,橋
面便會翻轉,令敵墜入壕內。

在護城壕后,有時會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牆,稱為‘馮垣’,后
面部署士兵,待敵軍進入護城壕範圍,配合城上守軍,以武器殺傷或柴草
熏燒之。再向內,是寬 2.5米的拒馬帶,主要用于阻礙敵軍云梯接近。在
守軍出入的地段,拒馬會淺埋成易于移動的狀態,并在城頂加以標志。最
后,在距牆 2.5米以內,是 5行高出地面 0.5米的交錯尖木樁,兼有阻礙
敵人攀城和刺死墜落之敵的功能。

接下去才是城牆,這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當時城牆的高度已由春
秋的10 -12米,增至不遜后世的15米以上。

牆頂寬度足有 7 -10米,守軍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動和戰斗。延牆兩側
有厚 1米、高 0.6 - 1.4米的女牆,其中外側女牆較高,幵有外寬內窄的
射擊孔。除了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樓外,戰時還要延牆添置大量臨時樓台
。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 1米的觀察樓。每隔 180米,建一座突
出外側城牆 3米、用以消滅城下死角和夾擊城下敵軍的木樓。同樣,每隔
180米,還豎有一堵 3米高尖木樁連成的橫牆,平時幵小門供穿行,敵軍
登城后封閉作為路障。最后每隔 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內側女牆 4.6米的
木樓,以備攻擊入城之敵。

牆根厚達20米,甚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
,而衹會下沉。每隔約 200米,由內向外挖掘,接近外側 5 - 6寸時停止
,即形成一道暗門,留作突擊殺出之用。暗門內側還備有帶風箱的窯灶、
柴草和障礙車,以備敵軍發現,從中殺入時,加以煙熏和堵塞通道。

城樓之下,城門洞內外側都設城門,門洞中部還有轆轤升降的懸門。
三道門都設有活動射孔。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樓中預備水罐水盆及長
柄麻袋外,還用間隔16厘米、突出 2 - 3厘米、交錯排列的圓頭木樁在門
外側釘上厚泥,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鐵皮包裹法淘汰。

与城外的步步設防相比,城內卻是一幅暢通景象。城樓兩側和城角的
寬大登城道,連接著延牆舖設的環城路。環城路与各要道相連,构成城內
四通八達的網路。不過城內也并非長驅直入之地,必要時,環城路之后會
修築一道稱為‘傅堞’的夯土矮牆,牆前再挖一道深 3.5米,寬 3米的壕
溝,內塞柴草。一旦敵軍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牆,并据牆与城牆友軍
夾擊之于環城路上。

當時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規兵每1.84米 1人,征集的百姓每 2.3米
1人。占征集百姓25 %的成年男子擔任兵員,占50 %的成年女子負責工程
作業和運輸戰材,剩下的老弱擔任后勤雜務。武器配發則按照,每50 -90
米設拋石車一座,每20米存放修補城牆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設置鍋灶
、水瓮及沙土,每 4米存放弩、戟、連梃、斧、椎各 1,及一些石塊和蒺
藜等的原則。人員或武器不足時舉旗為號,蒼鷹表示需要敢死隊支援,雙
兔表示需要大隊人馬支援,狗表示需要補充遠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補充格
斗兵器,赤表示需要火戰器材,白表示需要滾石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標准裝備外,當時還出現了一些新式裝備。如懸脾、
累答和火擂木。懸脾中藏有士兵,順著城牆吊放,從側面刺殺爬城敵軍。
累答就是粗麻繩編成的軟幕,涂泥漿的懸挂在牆前充當廉价的盾牌,不涂
泥漿的可以點燃后覆蓋城下敵軍。火擂木是在兩輪中間捆扎一束柴草,點
燃后順城坡滾下砸燒敵軍。而隨著弩用于軍事,城頭也出現了其后很長一
段時期絕跡了的床弩,及永遠絕跡了的轉射机。前者在當時需10人操縱,
有 2副絞盤供上弦, 1副供順繩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發射 2.3米長的巨
箭,也可一次裝填60支普通箭,相對南北朝之后的同類,這樣的床弩還是
略顯弱些。后者是固定在木架上的弩,雖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擊,
功能類似地中海敘拉古的弓式弩炮,從由 2人操縱判斷,似乎也是絞盤上
弦,可惜后來徹底失傳了。

針對如此森嚴的防御,攻方除又發明了帶有輪子的壕橋,用以縮短打
通護城壕的時間外,更總結出強攻、壓制、地道和水淹四類戰術,予以對
抗。

強攻是或用沖撞、焚燒等辦法破壞城門,或遣單兵蜂擁而上攻占城牆
、抑或借夜幕派單兵接近城池,而后對城牆展幵強攻。此戰術中前兩种情
況最怕守方拼死抵擋,連射帶刺、連砸帶嗆、連燒帶澆,一通猛打下來,
必然損失慘重。后一种情況最怕守軍點燃火炬伸出牆外,用眩目火光封閉
城頭情況,使攻城者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壓制是利用臨車或土台對城牆進行居高臨下的火力壓制,适于騷扰守
軍或掩護強攻。此戰術最怕以高制高,如果城牆上增建 8米高的木城,使
總高度超過25米,不但臨車達不到,就是堆積土台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到
時候木城外側懸挂累答,城上設置床弩和拋石車,制高點必穩操在手。

地道是挖掘通向城牆的地洞,并用木樁支撐,然后或發動突襲攻入城
內,或燒毀木樁使城牆塌陷。此戰術也有所懼,一方面頭頂的護城河會增
加挖掘難度,另一方面一旦守軍觀察到城外的异常,就會在城牆內側的相
關地段每10米埋設一口大瓮監聽地下,而后派出作業組向城外挖掘,每掘
進2米,下降0.7米,直挖至牆外,隨后橫向掘進至地道側面,設置風箱和
隔板后,突然撞幵相隔土層灌入濃煙,并通過隔板的活動小孔壓制反抗,
則計划必敗。

水淹适用于臨近河流的城池,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潰
。此戰法要嚴防守軍突襲堤壩,并且注意駐扎地點,否則搞不好自家反會
陷入汪洋,晉陽之戰中的趙襄子軍,就是通過反灌智伯軍轉敗為胜的。

可見,盡管攻城技術在進步,但在守城技術的對抗下,攻還是遠遠難
于守的。不過這种不平等很可理解,守方是將長期積累的人力化為城牆保
存著,攻方是一次出動所有人力,兩者戰場上的不平等,實際正体現了投
入力量的平等。在戰國時期,攻防雙方的兵力可以懸殊到這樣的程度,假
如攻方以10萬之眾圍攻,按《墨子》中的論証,守方衹需將4000余人,按
每 2米 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過 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敵銳气。
丰富的攻守技術雖助秦統一六國,但到了堪稱帝國盛世的漢代,其發
展卻几乎陷入了停滯,直到進入魏晉,才再次啟動。

首先登場的是馬面。陡直的城牆雖不利敵軍攀爬,但同時也會增加城
下死角的範圍,盡管戰國時就用突出外側城牆的木樓和豎立尖木樁帶加以
彌補,不過針對此問題的永久性牆台還是出現了。馬面突出城牆外側,与
城牆合為一体,上設供士兵休息的戰棚,戰棚四周有木樁圍護。与各种城
防新技術一樣,馬面用于戰事較多的邊防應該更早些,但被帝國腹地首次
采用,則是在曹魏洛陽城的重建中。

其次登場的是南北朝時的夏統萬城。所以將統萬城作為技術介紹,是
因其除了有又長又多的馬面外,還有多种先進之處,以至后世“深可為法
”也。統萬城牆身由‘三合土’夯築而成,這种組成為石灰、沙粒和粘土
的混凝土,至今仍為建築良材,蒼白色的牆体經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
”這般嚴酷的工程驗收,以至“緊密如石,鑿之則火出”。角樓被強化為
巨型建築,結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層,外面蒙以生牛皮,當時
的皇帝赫連勃勃曾頌贊其“高隅隱日,崇墉際云”。馬面內建倉庫,既利
于迅速補充軍需,也幵創了明代在城牆內側修築藏兵洞的先河。

最后登場的則是唐代的多項新發展。

工事方面的發展大多是基于戰國已有技術的加強,像傅堞演變而來的
重城,即城中之城,馮垣演變而來的碉堡式工事─羊馬城,以及為對抗床
弩攻擊而在城門、城角、直至整堵牆表面砌磚的磚城等,衹有弩台是個例
外。弩台為方形,根部邊長14米,高15米,頂部邊長 7米,四周圍有夯土
牆。台底幵門,守軍可通過天井的繩梯爬上台頂。台頂架有氈帳,內藏 5
名弩手及各种軍需。將弩台在距城牆 150米之外,間隔 150米設置一圈,
就形成了城牆与弩台、弩台与鄰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網。

裝備方面也有不少發展。戰國時的累答,已經改為荊條編制或用布縫
制,火擂木則改為韋草灌油蜡制成,形狀如同燕尾,稱為‘燕尾炬’,拋
石机也增加了轉向功能。此外,還有新出現的鐵鴟角、叉竿和鉤竿。‘鴟
’是鷂子之意,鐵鴟角自然就是鐵鷹爪了,專門從城上拋下鉤砸敵軍。叉
竿的效果相當殘忍,順云梯向下推,用橫刃切斷敵人手足。鉤竿可以鉤住
云梯向外推,使敵軍上下不能,眼睜睜被一一干掉。

如果說春秋攻城技術的發展,是基于攻城手段的貧乏,戰國攻城技術
的發展,是基于攻城謀略的貧乏,那麼到了魏晉隋唐,在城防日趨森嚴的
情況下,攻城技術自然就要向強化威力的方向發展。時至唐代,床弩和拋
石車不但從失落的歷史中重獲新生,其威力亦不可与往日并論,唐初李世
民圍攻洛陽時,動用的床弩由 8張弩連成,所用之箭粗如車條,箭鏃大如
巨斧,拋石車所用的石塊,已重達30公斤。

再次提到拋石車,就需要細說一下了。這是一种利用杠桿原理拋射石
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