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公司「Google」,近來成為加州矽谷與紐約華爾街最熱門的話題。這家公司將於本月底之前向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提出財務報告,然後展開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正式進軍美國股市。
這是網路泡沫神話的最後一個傳奇產業,目前各界正密切關注到底有哪些人士或企業,會是這波Google上市熱潮的最大贏家。
據分析家估計,使用者遍及世界各地的Google,去年營業額高達九億美元,淨賺一億五千萬美元,一旦股票上市成功,公司的市值很快就會達到兩百億至兩百五十億美元的規模,讓許多人盡皆知的跨國企業相形見絀,規模超過譬如聯邦快遞(FedEx)、運動用品鉅子耐吉(Nike)、軍火業大廠洛克希德馬丁。加州一位創投專家如是說:「現在我們都是生活在Google的世界中。」攤開Google的股東芳名錄,可以看到不少國際社會的熠熠名流,如高爾夫球天王老虎伍茲,NBA湖人隊巨星俠客歐尼爾、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美國政壇元老季辛吉,他們都是在一九九九年搭上Google的黃金幸運列車。
薈萃於加州矽谷的資訊科技業菁英,自然也是Google股東的主力軍,包括拍賣網站「eBay」的創辦人歐米迪亞,網際網路音樂分享軟體「Napster」撰寫者費寧、老牌網路瀏覽器「Netscape」的設計者安德森、昇陽微系統公司創辦人喬依。自從四年前網路企業(達康)泡沫化風暴過後,Google可說是最受矽谷菁英期待的一家公司。
不過這些名流手中的Google股票應該都不會太多,對他們自身的財富而言也只是錦上添花。Google真正的大股東仍然是兩位創辦人塞傑.布林與拉瑞.佩吉,這兩位矽谷新貴年紀都還不到四十歲,作風卻相當低調,外界估計兩人共擁有Google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股份,亦即等到公司上市之後,他們的財富將是以十億美元為計算單位。
有趣的是,加州的史丹佛大學也會在Google上市風潮中大發利市。因為布林與佩吉都是史丹福校友,一九九五年兩人在該校電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就讀時,參與母校出資的一項資料探勘(data mining)研究計畫,共同開發出日後令Google揚名立萬的網路搜索技術。
一九九六年布林與佩吉準備創業時,與史丹福大學達成協議,讓母校拿到一部分股權,每年並支付母校電腦科學系與工程學院一筆權利金,但校方不願透露雙方協議的細節。史丹福大學歷來培育出不少知名的企業家,而且早已是全美財力最雄厚的高等學府之一。
Google在創業歷程中遇過不少貴人,這些有先見之明的投資者現在自然是含笑收穫。其中最具伯樂眼光的就是昇陽公司另一位創辦人貝許托謝姆。一九九八年八月,布林與佩吉在一位老師的介紹下,與這位資訊業前輩見面洽談,結果兩人的創業計畫還沒說完,貝許托謝姆就決定投資廿萬美元。現在貝許托謝姆雖只擁有Google約一%的股權,但市值至少有三億美元,投資報酬率高達一千五百倍。
加州一家創投基金「天使投資者」,也是很早就搭上Google的雲霄飛車,他們一九九八與九九年的兩項投資計畫「天使一號」與「天使二號」,都將剛起步的Google列為投資標的,結果雖然這兩項計畫浪擲了大筆資金在許多網路泡沫公司上,但是光靠Google就讓「天使」振翼高飛。此外加州還有兩家創投公司,也是早在一九九九年六月就看上Google,如今各自擁有一一%到一四%的股份。
雅虎(Yahoo!)與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這兩家網路企業鉅子,都是Google重要的合作夥伴。雅虎很早就開始採用Google的技術,並投資了一千萬美元,未來可為公司創造可觀的收益。美國線上則是在前年才與Google完成一項約兩百萬股的認股權交易,股價訂在十一美元上下。
雖然Google現在看來形勢大好,但是美國《商業週刊》認為這家公司未來仍將面臨重大考驗。首先對Google宣戰的正是雅虎,該公司今年二月推出新版本搜尋引擎,業界評估其功能不在Google之下,而且雅虎擁有將近一億四千一百萬名客戶資料,更是其日後發展的一大利器;相較之下,Google在這方面仍是一片空白。
Google另一位勁敵是電腦軟體業巨人微軟公司,微軟目前正積極進行研發,將搜尋功能整合入作業系統,未來電腦使用者可能根本不必透過搜尋網站,就可以在網際網路的世界上窮碧落下黃泉,看看過去微軟在網路瀏覽器領域的戰史與Netscape的下場,不禁要令人為Google的前景捏一把冷汗。
- Apr 26 Mon 2004 11:23
搜尋引擎Google月底上市再創網路傳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