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學生 埋首啃書 哪管原創
2006-03-21 02:11/本報訊

「知識就是力量」。不!知識從來不曾產生巨大力量。知識只是鋼鐵,想像力才能讓它變成器具或武器。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創造,創造源自於想像。

有創造力才能領先,不能創造則注定追隨的命運。培養下一代在廿一世紀的國際競爭力,理當是台灣當前教育的明確目的。

台灣教育的問題核心出在哪裡?雖然我並不想這樣說。但是,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話言猶在耳:「我們作品的高貴之處,植根於兩項艱難的誓約;對於明知之事,絕不撒謊。並且奮力去抵抗壓迫。」台灣價值之病和台灣教育之病的最大象徵就是「台灣大學」。

「台灣大學」到今天,仍然還沒有能力靠自己培養出任何一個創造性領袖。或者,這樣說比較公平,即使有極少數的創造性人物誕生在台大校園,台灣大學也不具「國際認證」的公信力。

我幾度和赫爾辛基大學博士班學生馬帝聊天。他在台灣大學唸過一年書。他說:「我受不了台灣教授和大學生。」他一點生氣的語氣都沒有。

「舉個實例好嗎?」我笑笑地問。

「比方說,一個題目出來,我們芬蘭的學生會很簡要的提出一些相關的理論和見解,然後把重點放在我們自己的看法。台灣不一樣。比方說,我提出四個已經有的理論。他們馬上會說,不對,有五個,你少寫了一個。還有的會告訴你該去讀甚麼書和甚麼書。他們並不關心你有甚麼自己的想法,只告訴你,你書讀得不夠多。只要書讀得夠多,引經據典,不要漏了,就會有高分。有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是那麼重要。」馬帝越說語調反而越平靜溫和。

台灣的教育體系一直是創造代工業最棒的體系。教育部長聽令於總統。校長聽令於教育部或教育局。聽話就好。老師教的全會就是一百分。這種教育培養出台灣人很高的理解力。老師和課本教的如果不能理解,就不可能有好成績。照著別人定的規格、標準去做,理解甚麼是重點,做出別人所要的,全世界大概少有國家可以比台灣人強。台灣的教室就是代工廠。學生是產品,老師是工人,校長是工頭。對台灣人來說,天下無難事,只有原創比較難而已。

台灣的產業外移根本的核心就在教育。那是台灣經濟上缺乏「原創性」的惡果輪迴,再有錢,工廠再大間,都禁不起一個國際性的產業大轉型的衝擊。

台灣的教育和考試方式無法鼓勵原創。既沒有「台灣識別」,也沒有「價值典範」。台灣最優秀的年輕人,令您不得不佩服的年輕人進了台大醫學院。結果呢?畢業當醫生,就此結束了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