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星的「中國化」戰略

【孫珮瑜】
從下鄉去農村認養小學,到培養中國在地人才,三星在中國深耕經營,積極創造「第二個三星」。


「要在中國生存,你必須要成為一家中國公司。」——三星執行長尹鍾龍

從北京中國三星的總部,到天津附近的農村,中心到邊陲,處處都能感受到中國三星「中國化」的徹底。

接下三星大中華區總裁朴根熙遞出的名片,名片上清楚寫著「受中國人民愛戴,貢獻於中國的企業」。會客室牆上掛著中國國旗,幾乎看不出這是一家韓國企業。

一頭灰髮的朴根熙,去年初接下佔三星集團近四分之一營收的大中華區業務,帶領五萬名員工衝向第一,其中九○%的幹部是中國籍。

因為喊出要在中國建立「第二個三星」總部的策略,朴根熙獲選為「蒙代爾世界經理人獎」。這項以「讓世界看到中國經理人」為宗旨的獎項,朴根熙是少數非中國籍的得獎人。

除了業務及品牌領先外,三星也下了極大的功夫融入當地社會,與中國人搏感情。

步出中國三星總部所在的北京朝陽區招商大樓,零下十度的寒風襲面而來,一行人驅車前往兩小時車程外,三星在天津薊縣附近的農村據點。這是中國三星三十一個法人,締結的三十一個姊妹農村之一。

中國最具價值的消費品牌

車子停在農村幼稚園門口。在天津三星員工的義務協助下,大門粉刷成充滿活力的粉紅色,上頭掛著嶄新的三星招牌,與村裡其他屋舍斑駁的磚紅外牆形成強烈對比。

幼稚園教室凹凸不平的柏油黑板前,一台全新的三星三十二吋高畫質電視,讓台灣訪客吃驚,「比我家那台還要好!」

雙頰凍得紅透的農村婦人殷勤地倒著熱茶,「真的很感謝三星,」她緩緩地連說了好幾遍。

由於功夫下得深,中國可能是三星近年來,發展最成功的海外市場。規模和品牌地位,幾乎超越所有的外資企業。

去年底商務部公布的二○○四中國外商五百強名單中,鴻海旗下的鴻富錦以八十九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一。三星中國區營收若加總起來,則達到一六二億美元。

其中鴻富錦九成以上營收來自外銷,三星則是六成外銷、四成內銷,更能運用中國工廠兼市場的功能。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快速攀升,內銷金額四年內成長四倍,達到去年的七十二億美元,遠大於中國IT內需每年二五%的成長。根據資策會統計,三星在手機、液晶電視等主要產品的市佔率,都在大陸前五名。

最近兩年,三星更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競爭的消費市場,達到與在自家韓國市場一樣,第一品牌的地位。

一月份,《北大商業評論》公布二○○五中國最具消費價值品牌,三星以四八五億人民幣,連續第二年奪冠,超越《BusinessWeek》中品牌價值世界第一的可口可樂(中國排名第二十)。

兩者的世界排名來到中國,剛好對調(三星世界排名第二十)。

三星在中國居高不下的品牌價值,來自中國三星在地深耕的精神。

去年秋天即將來臨的前夕,兩位在天津三星工作的年輕中國女孩,開了兩個半小時的車,載了一車的厚毛巾,來到天津薊縣城關鎮的東馬坊村。

她們穿著一紅一棕的外套,繞遍了這個一千三百人的農村,挨家挨戶敲門,每戶送兩條厚毛巾,告訴他們「三星來了」。

三星一步一腳印,走進中國農村。以三十一個農村的幼稚園、小學為基地,每季都有三、四十位員工穿著藍色的三星背心,一起到村裡的學校,粉刷牆壁、掛上黑板、更換殘破不堪的桌椅。連農家出身的總裁朴根熙,也捲起袖子,替幼稚園廁所粉刷牆壁。

東馬坊村刺骨的低溫下,幼稚園教室從未曾裝過暖氣,農村小朋友個個口冒白煙,裹著棉被般的厚衣服,教室長年靠一只安全堪慮的舊鍋爐燒火取暖。最近才在三星協助下,裝了暖氣管。


即使挨著水庫邊,幼稚園昏暗的廁所仍沒有水,唯一的燈泡也是天津三星的水電人員,大老遠開了兩個半小時的車來裝的。

這些中國三星員工,除了原本就沉重的工作,平日還要回收公司廢紙,累積公益活動預算,週末四、五個小時舟車勞頓往返農村,他們甘之如飴,與有榮焉。「做這些事情特別快活,」兩位東馬坊村的「中國三星使者」笑容滿面地說。

中國三星的深耕策略,不但強化了中國員工的向心力,更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

緊守中國政府的期望

三星一直緊守中國政府對跨國企業「分享技術、建立當地經濟生態、培育人才」等長期投資的期望走。三星傳統的「雙贏」策略,在中國實施特別徹底。

即使韓國3G走的是WCDMA系統,三星在北京成立了通訊研發中心,成立專門團隊投注在中國自訂的TD-SCDMA規格,做核心技術開發。中國總理溫家寶不久前在荷蘭試撥TD-SCDMA系統回國內,用的就是三星開發出的手機。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很少有外國公司,有這麼多的中國人進入核心技術的開發,」理著平頭,中國籍的三星無線事務部資深經理寧方明說。

三星手機在天津製造的部份,用的是中國廠商的電池,照相機內的記憶體、按鈕,也都是向中國企業採購。對中國通訊的貢獻,使得三星爭取到為北京奧運會場打造無線通訊環境的資格。

連公益活動,三星也全面配合中國政策。十三億人口中,八億農民的三農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政府,除了去年與三十一個農村締結姐妹村,在部份農村,三星還設置了簡單的電腦房,員工輪流替村民受訓。

一到冬天,北方的沙塵暴吹來,北京的天空就霧濛濛,看不到藍天。首爾和北京同樣受到蒙古沙塵暴所苦,中國三星連續幾年號召了兩地的大學生,到蘭州附近共植「中韓希望林」,降低沙塵暴對兩國空氣的汙染。

三星傳統最重視的人力培養,也在中國實現。三星在中國的十八所重點大學,提供三百五十名學生獎學金,針對中國最優秀的四所大學大學部,招募學生到韓國進行研究所課程,畢業後可以選擇在韓國或是中國的三星工作。

總裁朴根熙更多次在媒體公開說,要中國員工挑戰他的位置。

對人才培育的投注,反而替三星吸引了更多中國人才。

理著平頭的無線事業部資深經理寧方明,北大畢業後,進入中國GE(奇異)工作,後來卻選擇拿三星獎學金,到韓國唸研究所課程,「就個人投資來說,我覺得三星更好。」完成學業後,寧方明在首爾三星總部工作三年,去年中國三星宣布在中國建立「第二個三星」,寧方明於是回到北京。

寧方明認為,三星在中國大規模深耕,從研發、設計、採購、製造、銷售到人才培育的全面在地化,將是中國人才發揮的好機會,「我覺得自己在適當的時機,卡到正確的位置。」

一九九二年三星進入中國,其實開始時走得跌跌撞撞。當時三星在中國的形象並不好,低價與當地品牌競爭,甚至傳出把韓國存貨轉賣中國,虧損連連。

一九九七年,尹鍾龍接下金融風暴中危機重重的三星,大刀裁掉集團三分之一的員工。中國二十三個辦事處連帶遭關閉,重點專攻十個主要城市,剩下七家生產工廠則接到總部指示:要生存,得自行獲利。

隔年,三星蘇州洗衣機工廠即使銷售成長一倍,虧損卻擴大五倍,導致該廠九百人被裁至三百人;第二年於是推出一款價格較高、但較具時尚感的洗衣機,立刻轉虧為盈。

這一試驗確立了三星在中國的高階路線。現在三星在中國推出的手機平均價格排名第一,超過諾基亞和摩托羅拉,而且每隔一、兩週就上市新手機。


目前三星中國市場營收已經拉升與美、歐市場相當,各佔集團營收的四分之一,只有少數跨國企業有這麼高的中國比重,但三星預計中國短期內將成為最大海外市場。

中國將是最佳跳板

二○○三年起,三星將大中華總裁的位階拉至與副董事長平行。

去年朴根熙接手中國業務後,更宣布在中國建設「第二個三星」,將韓國總部研發、設計、採購、製造、銷售到人才培育的體系,全面複製到中國,獨立於韓國總部運作。「三星與中國的關係從『牽手』級到『擁抱』級,」朴根熙形容。

三星接連結束韓國的筆記型電腦、打印機、和電冰箱等生產線,還在中國設立半導體、通訊、軟體和外觀設計等四個研發中心,招募兩千名研發工程師,引起韓國媒體和上游中小企業一陣恐慌。

「三星豪賭中國,」中國媒體如此寫著。

「未來五年,誰贏得中國,就贏得全世界,」朴根熙聲如洪鐘地說。

中國是全世界最競爭的市場,贏得中國,就能贏得世界。

《Fortune》前五百大企業中,四百五十家進入中國,三十七個手機品牌,上百個電冰箱、冷氣品牌,朴根熙認為中國將和美國一樣,成為全世界最挑剔的市場。

更深一層來說,地理與儒家文化都與韓國相近的中國,是韓商問鼎世界寶座、超越日本的最佳跳板,「三星要成功,需要中國民族的幫助,」總裁朴根熙不諱言。

靠著三星的中國化策略深耕,中國三星達到期望的目標,似乎指日可待。三星真正是在「力用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