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觀其一生,他是在戎馬征戰中度過的,其功過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他的功勞在於:統一了塞外草原諸部落,改變了蒙古族的落后狀態,使一個被人輕視、事跡不傳的部族震撼了當時的世界。他具有卓越的政治謀略和軍事才能,是創造蒙古歷史的偉人。成吉思汗的過錯在於:遠征亞歐諸國,壓制了而且凌辱和摧殘了已經成為他犧牲品的那些民族的心靈,使其經濟文化陷於長期衰落狀態。

  在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一位叱?風雲的人物:
  他戎馬倥傯,征戰了一生,不但統一了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各部,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蒙古汗國,同時又像惡魔一樣洗劫了歐亞諸國﹔
  有人說他是東方的戰神﹔有人說他是千年風雲第一人﹔有人把他與歐洲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愷撒、拿破侖相提並論﹔西方崇拜他的人贊美他是“全人類的帝王”,詛咒他的人把他說成是“黃禍”﹔
  毛澤東稱他為“一代天驕”﹔
  美國《華盛頓郵報》1995年評選的“千年之最”中,他名列榜首﹔
  他的故事,800年來在許多國家傳揚,至今蒙古國和日本的聯合考古隊還在尋找他的神祕的地下寢陵。
  這個吸引中外人士眼球、引古今無數英雄競折腰的人物,就是中國史籍上被尊稱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靠滿腹謀略與寬厚仁容起家
  1162年,成吉思汗降生在蒙古部乞顏孛兒隻斤氏的一個貴族之家。其父也速該把阿禿兒是尼侖部落的酋長。母親訶額侖原是篾兒乞惕部落酋長之弟赤列都的未婚妻,在娶親的路上被他的父親搶來。成吉思汗出生的那一天,正趕上父親率部族攻打塔塔兒部落凱旋歸來,為了炫耀生擒兩個酋長和掠奪許多財物、牲畜的勝利,也速該把阿禿兒索性把其中一個酋長的名字———鐵木真賜給了自己的兒子。鐵木真,在蒙古語是“精鋼”的意思。
  童年時代的鐵木真是在動蕩中度過的。其時的漠北大草原,部落林立。為了爭奪草原、牧場、牲畜等,各部落“互相苦斗,殘殺”,就像《蒙古祕史》中描述的那樣:“有星的天空旋轉著,諸部混戰不已,睡眠無暇,到處劫奪,擄掠……願望不能實現,隻有奮勇拼戰。躲避、退卻無地,隻有挺身作戰。安樂無法享得,隻有?殺,混戰。”
  鐵木真6歲那年,父親被塔塔兒人用毒藥害死。由於父親的部屬紛紛脫離家族,並將一部分百姓和牲畜強行帶走,鐵木真一家竟落得靠挖掘野菜充飢的地步。惡劣的生存環境在鐵木真幼小的心靈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時也磨練了他勇敢倔強、堅韌不拔的性格。
  他的母親經常用祖先的榮耀以及父親在世時的財富、權勢來教育他,並勉勵他長大后一定要重振家業,報仇雪恨。就在鐵木真漸漸出落成一個魁梧英俊的少年時,有三次劫難卻意外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第一次是:脫離他們家族的泰赤烏部擔心鐵木真長大后報仇,於是就對鐵木真家進行了突襲,並且計劃將被捕的鐵木真處死。幸好鐵木真在一位好心老人的幫助下逃了出來。
  第二次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幫盜賊把他家僅有的幾匹馬搶走。在與盜賊的搏斗中,鐵木真被盜賊射中喉嚨。危難之際,一個名叫博爾術的青年拔刀相助,趕跑了盜賊,奪回了馬匹,鐵木真得以幸免遇難。
  第三次是:篾兒乞惕部落的酋長脫黑脫阿,為報其弟的未婚妻訶額侖當年被鐵木真的父親所搶之仇,突襲了鐵木真的營帳。在混戰中,鐵木真逃進了不兒罕山,他的妻子和異母卻當了脫黑脫阿的俘虜。
  然而,三次劫難並未擊垮鐵木真,反倒增強了他的復仇心理。他發誓要奪回家裡失去的一切。鐵木真深知,要想立足,必須擁有實力。於是,他把妻子嫁妝中最珍貴的黑貂皮獻給了當時草原上實力最雄厚的部落統領王罕。利用王罕的勢力,鐵木真不僅收攏了他家離散的部族,還在王罕及幼時“安答”(義兄弟)札木合的幫助下,擊敗了篾兒乞惕部落,救出了妻子和異母。
  擊敗篾兒乞惕后,鐵木真的名聲大振。不少人意識到他有“主君品性”,是個“帥才”,便紛紛投奔他。胸懷大志的鐵木真也明白人心向背的重要性,格外注意籠絡人心。如在打獵時,他經常把野獸趕到別人的獵場上,並把獵物主動分給鄰近部落的人﹔每次征戰取勝后,他允許參與者享受俘獲的一份﹔“下民”和奴隸立了功,還可歸到家臣之列﹔對於戰敗的部族,也不是簡單地殺戮干淨了之。這樣一來,鐵木真的寬厚仁容逐漸遠近聞名,一批善治政事,勇於征戰,嚴於宿衛,精於畜牧、司車、司廚的人才相繼投奔到他的名下。他的影響和實力已經超過了他的父親。
  統一蒙古族各部
  對於鐵木真來說,1189年是個轉折點。這一年,他被推舉為幾個部落的聯合酋長———“合罕”。但他並不以此而滿足。因為他懂得:要鞏固並擴大自己的權力,要擺脫貴族們對他的控制,要防備其他部落的侵襲,必須有一支堅強的軍隊。於是,他著手組建了忠於自己的護衛軍。
  果然不出鐵木真所料,他當上“合罕”不久,與他結為“安答”的札木合開始嫉恨他。1195年,札木合以其弟弟被鐵木真部下所殺為借口,糾集了13個部落 3萬余人,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鐵木真也動員了部眾十三翼(即13個部落)3萬人迎擊。首戰鐵木真雖兵敗退至斡難河畔哲列捏狹地,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獲勝的札木合卻失去了人心。因為他把落入自己手裡的人全部處死。這種慘不忍睹的場面,連其部下也“多苦其主非法”,甚至擔心起自己的命運來。相反,寬厚仁容的鐵木真贏得了人心,那些擔心自己命運的札木合的部下紛紛倒向鐵木真。鐵木真的部眾一下子猛增了許多。
  隨著勢力的不斷壯大,鐵木真主宰蒙古各部的欲望更加強烈了。於是,他開始主動出擊。
  1196年,他為報殺父之仇,與王罕相約,助金朝攻打塔塔兒部落,殺其酋長,大勝而歸。
  1197年—1200年,他戰勝篾兒乞惕族人,殺了他們的首領撒察別乞和泰出。
  1201年,札木合被合答斤、朵兒邊、翁吉剌等11個部落推舉為“古兒合罕”(天下共主),又謀襲鐵木真和王罕。鐵木真因事先得到情報並做了周密部署,札木合大敗而歸。稍后,鐵木真又滅了泰赤烏部落。
  1203年,王罕眼看鐵木真的勢力要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加之札木合從中挑撥,便主動舉兵來侵鐵木真。初戰,王罕雖被擊退,但鐵木真的損失也相當大,其軍隊隻剩下2600人。為了贏得喘息的時間,鐵木真主動與王罕講和。稍作休整后,又出其不意地襲擊王罕的營帳,王罕父子在敗逃中被乃蠻人殺死。
  滅王罕后,鐵木真又乘勢征服了乃蠻人。札木合也被他的隨從捉來獻於鐵木真。為絕后患,鐵木真索性把這個幼年時的“安答”殺死。這樣,草原上最后一股反抗他的勢力蕩平了,塞外縱橫數千裡草原上的所有部族都對他俯首稱臣。
  1206年,44歲的鐵木真在斡難河邊的帳前大宴群臣,在萬馬嘶鳴和群情歡呼下,接受了各部落貴族的參拜,被尊稱為“成吉思汗”。至此,一個統一的蒙古汗國誕生了。
  蒙古汗國建立后,成吉思汗為了鞏固政權,立即著手完成了對軍隊、法制和文化等諸方面的組建與改革。成吉思汗是靠武力統一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的,所以對於軍隊的組建,更是不遺余力。他還擴充了一支由他親自指揮的1萬人的護衛軍。這支軍隊從人員的挑選、武器的配備到戰術的訓練都非常嚴格。
  通過這些改革,這個游牧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基本上剔除了氏族社會的殘余,完成了封建制度化。
  馬蹄下的對外征服
  完成政權的改革,成吉思汗立即開始了對外征服。
  當時,他最想征服的是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它一直是蒙古的“上國”,長期以來對塞外的蒙古族採取一種欺壓、屠殺的政策。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就是被金所殺。盡管復仇、掠奪心切,但素有頭腦的成吉思汗一點兒也不缺乏冷靜。他明白,在進攻金朝之前,必須提防西夏的牽制,因為金朝和西夏有盟在先。所以,成吉思汗首先拿力量較弱的西夏開刀,在1205年至1209年間三次洗劫西夏,迫使對方答應每年納貢給他。
  待西夏稱臣后,成吉思汗遂於1211年親自督師伐金。金朝軍隊雖奮力抵抗,卻抗不住蒙古軍的鐵騎。當時成吉思汗的軍隊隻有95個“千戶”,即10萬左右的騎兵,但卻在野狐嶺一仗擊潰了精銳的 30萬金兵。當中都(今北京)失守迫在眉睫時,金朝皇帝隻好遣使求和,以其公主、金帛、童男童女各五百,馬匹三千相贈,才使成吉思汗同意班師北還。然而,此刻金朝統治者似驚弓之鳥,中都之圍一解,便迅速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成吉思汗聞訊后,立即回師攻佔了中都。這樣一來,一大片肥土沃地又落入成吉思汗手中。
  把金朝打向河南一隅之地后不久,成吉思汗又出兵侵入高麗(朝鮮),使之稱臣納貢。
  1218年,花剌子模(都城在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殺害了蒙古450名商人,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使臣也遭到了或被殺或割去胡須的侮辱。此事成為成吉思汗出兵亞歐諸國的導火索。從1219年起,他率軍經波斯、伊拉克等地,繞過裡海,越過高加索,擊敗札蘭丁、古兒隻、欽察和斡羅斯的軍隊,兵鋒直抵克裡木半島。他曾說:“大丈夫最大之歡樂,在於鎮壓反抗者及戰勝敵人,將他們斬草除根,盡奪其所有。使其有夫之婦哀號,以淚洗面。”所以,他的遠征十分殘酷,鐵蹄所至,不少繁華的城市遭到破壞,許多無辜的人被屠殺。
  死因葬地之謎及其評說
  1227年初夏,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途中,不慎墜馬跌傷。不久,又得了一種熱病。8月25日,病逝於寧夏清水縣,享年66歲。
  但也有另外幾種傳說:13世紀40年代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普蘭諾·加賓尼說成吉思汗是被雷電擊中身亡﹔意大利著名東方旅行家馬可·波羅則說成吉思汗是在攻城時中箭而死﹔清代成書的《蒙古源流》又稱成吉思汗俘虜了美麗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王妃侍寢時刺傷成吉思汗,然后投河自盡,成吉思汗也因傷重不治而亡。
  成吉思汗死后葬在哪裡?也成為一個千古之謎。流行的說法有4種:有說葬在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之南﹔有說葬在鄂爾多斯草原﹔有說葬在千裡山﹔還有說葬在阿爾泰山。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元朝皇家實行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點不留墳塚、碑記一類的標志物,也不公布、不記錄在案,所以至今未發現任何一座元代皇家陵墓。成吉思汗選擇祕密藏身的方式更有自己的考慮:他清楚地知道,許多古代墓葬遭到破壞,不僅僅是為了盜取墓中的寶藏,而且還有政治上或民族仇視的因素 ﹔種族之間的報復行為往往使許多古代帝王的墓地遭到野蠻毀壞。成吉思汗不願意自己身后遭此厄運,所以選擇了祕密藏身的方式。
  在4種說法中,人們認為葬在蒙古國境內肯特山之南的說法比較可靠。其依據是:有關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的某日,曾在肯特山上的一棵孤樹下靜坐長思,突然脫口對隨從說道: “這個地方做我的墓地倒挺合適!在這裡做上個記號吧!”南宋文人的筆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寧夏病逝后,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裡。獨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萬馬踏平”。為了不讓外人看出動土的痕跡,“萬馬踏平”后,還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且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時,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再也找不到了。
  如今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刮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是個衣冠塚。這裡牧草騰碧浪,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矗立,明黃的牆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佔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
  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觀其一生,是在戎馬征戰中度過的,其功過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
  他的功勞在於:統一了塞外草原諸部落,改變了蒙古族的落后狀態,使一個被人輕視、事跡不傳的部族震撼了當時的世界。他具有卓越的政治謀略和軍事才能,是創造蒙古歷史的偉人。蒙古帝國雖然滅亡了,但蒙古民族卻從此保持了獨立性而永存下來。他的滅西夏、伐金之戰,在客觀上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279 年,他的孫子忽必烈滅掉南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四次統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疆域空前廣大的封建帝國———元朝。忽必烈成為統一中國的第一位少數民族皇帝,成吉思汗被尊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和現今版圖的格局仍具有重要意義。
  成吉思汗率蒙古軍西征,雖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破壞,但卻打開了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中國四大發明中的三項──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就是在此間傳到歐洲的,從而為資產階級文明的誕生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成吉思汗的過錯在於:遠征亞歐諸國,壓制了而且凌辱和摧殘了已經成為他的犧牲品的那些民族的心靈,使其經濟文化陷於長期衰落狀態。
  對於這樣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風雲人物,盡管人們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是公認的———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成吉思汗是一個頗具魅力的人物,他不僅是蒙古族的英雄,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