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薑雜談:Olympus E-P1 與 Micro Four Thirds 系統(上)

文章分類: 數位相機, 特輯專欄



前兩天發表的 Olympus E-P1 將癮科技 -- 不,應該說整個數位相機界 -- 推入了即使不是前所未見,也是多年未見的狂熱之中。仔細一想,這有什麼好驚訝的嗎?一台(幾乎)高階消費型數位相機大小的「可換鏡頭式相機」,擁有足以媲美數位單眼相機的畫質,還順便可以錄影!不論把它想像成是高階消費機的合理升級路線,還是單眼相機使用者的隨身機,E-P1 似乎都很適當,更何況 E-P1 賣相實在是不錯呢!

不過從小薑這幾天和同事、朋友閒聊 E-P1 時得到的反應來看,大部份的人對 E-P1 或是其 Micro Four Thirds 系統最多僅止於「聽過」的程度,究竟它的特點在哪裡?和一般 DSLR 有什麼不一樣(有注意到我一直避開「單眼」這個稱呼嗎)?希望這番解釋完後,各位能對 Micro Four Thirds 和 E-P1 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小薑雜談:Olympus E-P1 與 Micro Four Thirds 系統(下)

Four Thirds 系統



要談 Micro Four Thirds 之前,當然不能不先談談它的「原版」:Olympus 和 Kodak 合作發起的 Four Thirds 系統。Four Thirds 在英文裡的意思是「三分之四」,這主要代表了兩個含意:其一是 Four Thirds 系統的感光器大小為 4/3 英吋(比常見品牌的 DSLR 小很多),其二是它的感光器比例是 4:3,不是 DSLR 中常見的 3:2。

從右上圖中可以看出幾種常見感光器大小的比較。35mm 是一般說的「全幅」,Nikon、Sony、Canon 的低階數位單眼則是採用比較小的「APS-C」尺寸感光器,而 Four Thirds 系統的感光器還要再更小 -- 但即使如此還是比 DC 在用的感光器要大個九倍左右。感光器和雜訊的多寡是有直接關系的 -- 假設同樣都是一千萬畫素的相機,感光器面積愈大,分配到每一個個別的畫素上的光就愈多,這時感光器就愈能分辨出入射光的色彩和強度,自然雜訊就會比較少。調高 ISO 的過程就是將訊號成倍地放大,如果雜訊強的話,雜訊也會跟著被被大。這是為什麼數位單眼相機的高 ISO 表現會優於小 DC 的根本原因。Four Thirds 系統的感光器小於 APS-C,但大於小 DC,所以理論上同畫素數下,其感光器高 ISO 表現應當介於小 DC 和 APS-C 相機之間。實際上還要取決於感光器上的微透鏡、數位訊號處理器等許多其他的條件,但 Four Thirds 先天上有雜訊方面的劣勢。這部份 E-P1 的表現如何,還要等好好測過之後才會知道。

Four Thirds 系統我們稱它有「兩倍的 Crop Factor」,意即在 Four Thirds 系統上標為 17mm 的鏡頭,實際上拍出來的畫面相當於在 35mm 全幅系統上一顆 34mm 的鏡頭拍出來的畫面。為什麼會這樣呢?想像穿過鏡頭投影出來的影像,全幅相機設計時,這個影像會差不多剛好覆蓋 35mm 的感光器,感光器將成像存下來,就是照片了。但現在我們手上有個比較小的感光器,放在同一顆鏡頭投影出來的成像裡,這時感光器無法存下整個成像,只能存中間的一小部份。在意義上,這等同於原來 35mm 的成像被「裁切」了,或是(假設感光器畫素數相同)你也可以解釋成中間的部份被「放大」了。Four Thirds 系統的放大系數大約是兩倍,所以才會有之前的換算。比 Four Thirds 稍大的 APS-C 放大系數是 1.5 倍(Nikon、Sony)或 1.6 倍(Canon)。

這意味著 Four Thirds 系統下的鏡頭可以做的比全幅或 APS-C 系統的鏡頭更小巧,而我們可以從已經發表的幾顆鏡頭中很清楚地看出這點來。

較小的感光器對 Four Thirds 系統的光學特性也會產生影響,主要是在「景深」這方面。複雜的光學不多說,簡單來講,愈小的感光器景深愈深,即愈難表現出散景的效果。這個影響有多嚴重看個人,但在相同焦段、相同光圈下,Four Thirds 系統的散景效果會遜於正規的 DSL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