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區新熱點 台商北移

【中時電子報 】




白德華/專題報導「我們從去年開始,就考慮產業轉移最佳時機點,會內成立了投資考察小組,到各地了解投資環境。」深圳台協會長鄭榮文說,缺乏勞動力、水電資源不足,加上許多具備發展優勢的地方政府積極招手,都是促成台商北移的催化劑。

廿六年前,人口兩萬八千人的深圳只是個小漁村,如今,這個吹響中國改革開放號角的南方小鎮,已蛻變為一千二百萬人口的大都市。當年,懷抱再創業夢想進廣東的台商,如今也都已攀上事業最高峰,不是擴廠,就是「北伐」尋求新基地。

珠三角環境惡化 長三角飽和

一九八九年前往深圳,創立金順台藝品廠的鄭榮文說,「當時選擇深圳主要是進可攻內銷市場,退可守外銷市場。二十個工人薪資,還抵不上一個台灣經理,你投不投資?」就這樣,鄭榮文的藝品廠規模漸大,投資數千萬美元,每年行銷歐美產值已數億人民幣。

「一九九一年我到東莞大嶺山時,周圍都是農田,僅有一條泥巴路通到車間,下雨時,集裝箱卡車常被卡在泥濘中動彈不得」,東莞台協會長郭山輝回憶當年說,東莞那時就是以稅賦和土地優惠,讓他決定留在東莞投資。十幾年後的今天,郭山輝的台升國際,已是年營業額超過百億台幣的家具大廠。

隨著珠三角投資環境的變化,台商北移已成趨勢。表面上,投資環境惡化、商務成本提高是主要原因,但地方產業面臨升級、尋找附加價值更高的投資地,也是考慮要素。台商北移,和當年台商登陸如出一輒。

台灣電電公會公布報告,把當前大陸投資環境概括為:「珠三角的投資環境在惡化,長三角接近飽和,環渤海經濟圈正在崛起」。電電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說,「缺油、缺電、鬧水災對珠三角的影響有目共睹」。

「看準北移趨勢,北方各省地方政府,無不傾巢而出,進行搶人大作戰」,廣東省台商服務中心投資部執行長劉冠逸說,深圳市內的開發區招商辦,就多達二百多個。

地方政府吸引台商的確各憑本事,除了優越的投資條件吸引台商外,卯足勁招商是主要關鍵。常被台商津津樂道的是,有「小台北」之稱的昆山。

前昆山市副市長朱鳳泉,為了研究如何在昆山建立筆記型電腦生產鏈,將一部筆記型電腦拆開,將內建的八百多個零組件逐一找出哪個台商製造的,列出名單看哪些廠商還沒到昆山投資。多次來台的昆山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宣炳龍更絕,每次離台都拍攝數百張台灣加工出口區的環境規畫圖,背回好幾袋資料。他說,「學好台灣營運模式,比招商更重要」。

複製昆山經驗 北方卯勁招商

「打完九洞高爾夫球,就可完成筆記型電腦的採購」,台商說,對於國際採購大廠來說,這在全球是難以想像的事。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發展成全球IT製造業中心,昆山除了因政府招商得力外,利用上海(新聞、網站)做為IT產業的研發基地,連結研發、製造及銷售流程,也是主要因素。

類似昆山這樣的城市,在大陸北方也開始在「複製」。經常到大陸各地考察的鄭榮文,就舉位在天安門廣場正南五十公里、越來越多台商聚集的固安開發區為例,它與北京城隔著永定河相望,具備發展IT信息及汽車工業的條件。

固安不被外人熟知主要因為○四年才運作,但不到兩年已有屬一屬二的IT企業京東方,投資二十億人民幣。固安距首都機場及天津新港都不到四十分鐘,境內還有數條國道及高速公路貫穿。更重要的是,他有條件發展成北方的「昆山」,主要是利用中關村成熟的IT產業鏈做為研發總部,把低廉的製造鏈放在固安。

中央給政策 投資條件更優惠

環渤海區已列入中共「十一五規畫」重點發展區域。在中國大陸中央是否給「政策」比什麼都重要。許多深圳台商就說,在中央政策的利多之下,類似固安這樣許多位於環渤海區核心的城市,將會有大量資金投入基礎設施,而為了吸引台外商聚集,投資的條件也將更為優惠,未來他們將成為台商北移的新據點。

事實上,每個中國大城市都有其發展特點,台商產業應先了解該城市規畫再投入。而台商北移或許不見得移走整個產業,但顯然,透過尋找新根據地才能在下一步競逐中獲取更大利基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