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嗣漢領軍 好市多逆勢成長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3頁之1
【黃亞琪】
從籃球場到商場,從美國到台灣,從球員到總經理; 現在,脫下球衣的張嗣漢,是一手籌畫並推動好市多, 在台灣量販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專業經理人。

還記得20年前的籃球明星張嗣漢嗎?曾經在球場上風靡眾多球迷的他,如今已經蛻變成一位專業經理人,成功地把台灣好市多(Costco),從無到有創辦起來,並且在去年期間,同業一片負成長中,榮登量販店成長王。

從球場,到商場,他既是一位出色的運動員,也是一位優秀的經理人。這一個轉型,絕非機遇,在別人看不到的角落,他很早就用心找尋他的成功方程式。

營收成長是同業至少7倍

好市多在量販店去年呈現一片負成長的狀況下,相較於同業1~2%的業績成長率,好市多營收成長15%,穩坐台灣營業額成長幅度最大的寶座。

一派閒適暢談生意經的「總經理」張嗣漢,與1993年在球場生涯巔峰時急流勇退,消失在媒體聚光燈下的「明星」,兩造大不同;但,張嗣漢說,這兩件事看似不相關,但大有共同點,最主要是籃球給了他活力,並影響了他的經營事業風格。

4歲就離開台灣,移民美國的張嗣漢,受到美國愛好運動的風氣影響,深深地愛上籃球,本來只是基於「好玩」的心態,參加美國社區性質的小朋友聯盟,因為張嗣漢身材不錯,球技也不差,被教練選為明星隊,才正式與籃球結緣,就這樣一路從中學打到大學。

籃球為張嗣漢製造不少機會。除了保送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國際貿易系外,也因在美國表現優異,而被台灣籃壇人士賞識,獲邀代表中華隊打瓊斯盃籃賽,並允諾讓他在台灣麥當勞上班,可以繼續在籃球場上奔馳。「每天準時上班,下班參與球隊練球,這是我的要求,如果只想邀我打球,不讓我上班,我不會考慮返台」張嗣漢說。「這是人生的規畫,打球不可能是一輩子的事,也不能靠打球過一生,更不能靠此養老。」他認為,在台灣麥當勞學習工作經驗是必須的,運動員一定要未雨綢繆,當你失去舞臺或退休時,不會徬徨無助,他有此成就歸功於那3年的磨練。

當時,台灣的籃壇一提起張嗣漢,腦海中一定想起「強力籃球」;「籃球場變成了橄欖球場,原本只要綁鉛塊練彈性就夠了,現在還得鍛鍊上身肌肉,必須像『張嗣漢』一樣耐衝、耐撞才行。」一位資深體育記者回憶,1987年時張嗣漢所造成的「強力籃球」旋風,還是不改興奮的說著。

不過,他最令人欽佩之處不在於場上表演強力灌籃,而是他在場上永不鬆懈的拚勁,永不停歇的鬥志,使他成為教練團的模範生,也因如此,張嗣漢雖有傷在身,「但只要教練團要他上場,那股士氣可以提振起隊友信心,凝聚更強的戰力,他就是有這股魅力,」現任好市多內湖店店長、張嗣漢昔日戰友的趙建華說。

在運動場上隨時想換跑道

鎂光燈下的絢爛往往令人流連忘返,說放棄,談何容易?然而,當年25歲的張嗣漢做到了,而且不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他就定下了自己人生重大的決定。「難道我還要繼續打下去嗎?」當時身為球隊中鋒的張嗣漢,坐在運動員休息室中,望著膝蓋上的傷疤問了問自己。「意義到底在哪裡?」縱使有教練職向他招手,「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和未來嗎?」在台灣打球兼工作3年的某一天午後,張嗣漢有感於自己已經失去繼續在球場上奔馳的動力時,他決定急流勇退,徹底拋棄籃球,選擇了新的開始。

但是,職涯轉換真的這麼容易嗎?更何況運動員轉戰其他領域而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難道張嗣漢不害怕嗎?「或許有些運動員做不到這點,但我決定遠離球場與球迷的掌聲時,內心是堅定的,而且並不害怕,」因為他在打籃球時就為未來做準備,隨時想轉換跑道,走出另一條路,況且3年的上班族磨練也讓他吸收了更多工作經驗,這都是他的後盾。

張嗣漢說,與籃球結緣20年,一直是他的「興趣」,當他發覺沒有在球場上奔馳的動力時,退下來的決定相當快,這是運動員必須要有的認知,如果你一直沉迷在教練與球迷的喝采聲中,你可能會迷失自己,後半輩就成為一個未知數,美國NBA球員也是一樣的,如果黃金歲月沒有妥善的計畫,5、6年後受傷或被市場淘汰,等於是斷送美麗的人生。

另一方面,是因為張嗣漢的「敢要、敢試」。1980年,16歲的張嗣漢還是個沒有煩惱的中學部九年級籃球校隊成員,卻有越級參加高年級校隊的機會。「你的球打得不錯,可以越級到10年級的校隊,是個不錯的機會,」在一日訓練後,球隊教練這樣告訴張嗣漢。又驚又喜但又害怕的他無法做出決定,但是爸爸的一句:「不要怕,就去試。」鼓勵了他,勇於站在更大的舞台。

「打不好是正常的,因為你是越級加入,但是打得好,對你來說則是加分的機會,為什麼不試呢?」張嗣漢想起當年父親在麥當勞,對曾經怯懦的他所說的一切。而這樣的教育觀念,也讓他在發覺自己失去運動場衝刺動力時,能夠果斷做出決定的主要動力。

用籃球精神經營大賣場

徹底拋棄籃球,張嗣漢選擇了新的開始。返美後的張嗣漢在求職分類廣告中找新工作,先成為商業不動產公司的業務代表,後來加入另一貿易公司,並被派到吉隆坡擔任總經理,管理五個生產木材地板的工廠,這些經驗累積了另一個機會的成型。1993年時,他進入美國好市多母公司的前身Price Club商品部任職,1995年外派至台灣開拓新店;沒想到一路走來,10年的時間,張嗣漢竟已一手建立了這家年營業額超過110億元,會員人數超過60 萬關卡的美式購物商場。

張嗣漢一直視派到台灣建立批發倉儲業,是他事業中最大的挑戰,因為由無到有的過程中最珍貴。張嗣漢表示,成功的事業就像是在球場上傳球或助攻,讓隊友在最有利的情況下出手,簡單的說,這就是籃球對他最深遠的影響。打球可培育團隊精神,籃球對張嗣漢最大的影響就是堅信「要靠別人」的理念,不管參與任何球類運動,沒有別人是不會成功的,他說,這影響了他的求學、籃球、事業等。「總經理總是事必躬親,但又能充分授權。」趙建華笑笑地說。而他也將這樣的運動精神帶進他的事業經營中。

「其他的大賣場打的是棒球,我們打的是籃球。」帶點風趣的張嗣漢表示。雖然籃球講求速度,但是不能急,一旦急就不可能想清楚,一旦快就容易出錯;當然,灌籃或者三分球能夠取悅觀眾的眼球,但是,一場籃球賽真正輸贏的關鍵在於防守能力。

從價值區隔走出特色

「我們玩的是我們的專業,要走出差異化市場,才不會陷入價格競爭戰中。」張嗣漢果斷地說,「要拚價格,我們實在不會是家樂福、大潤發這些賣場的對手,他們太有經驗又很成功,打這場仗,我們絕對會輸。」這是張嗣漢的觀念。因此,他帶領好市多朝另一方向進行,以產品市場區隔和深耕會員服務模式,抓住中小企業客戶消費族群,創造了高達5,000元的高客單價紀錄,「我們傾向於從價值上去吸引顧客」。他所追求的是一種耐力競賽。

打了20年籃球,已經從籃球隊的靈魂中鋒成為事業經營布局量販店「總教練」的張嗣漢,鮮少向公司的老闆及員工提起自己在球場叱吒風雲的歲月,除非有人想起或經人提醒,張嗣漢才會微笑點頭。張嗣漢說,不是打籃球的日子難以啟齒,而是「如果老是回味掌聲的日子,絕對無法全心的向前邁進。」

張嗣漢:不要想做「每個人的生意」

「什麼!Camper的鞋只賣3999元!」「比我在西班牙Camper專賣店買還便宜一千塊呢!」這是網路上對於好市多內湖店推出超低價休閒鞋的熱烈討論。張嗣漢表示,好市多不論是通路商品或自營品牌,都將毛利都控制在14%以下,遠低於百貨公司70%、量販店20%到30%,因此,反映在售價上,因貨品原價即是最低價,自然吸引顧客上門。自然,造成平均客單價3200元的成績,是一般量販店的3倍以上,其中商業用戶數約30%,這些商業會員客單價平均更是在5000元以上,其業績占比約40%,是公司獲利主力。

「台灣量販業問題在於同質性過高,因此只好在價格上較勁。」張嗣漢表示。好市多從11年前進入台灣市場,就戮力操作差異化,由於經營會員有成,使得顧客延續再使用卡片的機率(續卡率)從初期的3成提高到現在的8成。

為了創造會員所期盼的價值,好市多的商品就是與一般量販店不同,以服飾來說,別的量販店賣的是低價訴求的自營品牌,好市多則是 DKNY、NAUTICA、Ralph Lauren等國際名牌,張嗣漢說,「不要想做每個人的生意,do what you do best,」做生意一定要有所取捨。張嗣漢說,好市多的商業會員客單價達5000多元,雖只占總會員數的3成,但營業額卻高達4成以上。因為,他深信:消費者是很聰明的,會找到自己喜愛的商店賣場,最怕是業者自己游移不定,就像射箭一樣,靶心變來變去,就不容易射中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