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識“股神”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被喻為“當代最成功的投資者”,尤以他敏銳的業務評估技術引人注目。他從零開始,僅僅靠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就成為20世紀的世界大富豪之一。現在還是讓我們從下面兩段有趣的歷史,讓人們認識認識這位股神:

60年代是美國股市牛氣沖天的時代,整個華爾街進入了一段瘋狂的投機時代。投資者的“貪婪”情緒佔了上風,他們對再高的股價都不害怕,把套牢的恐懼忘得精光,隻相信還有上漲空間,証交所排起了長隊。投資基金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逐漸不安起來,他已不能找到足夠的符合自己標准的股票了。他於是在1969年5月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他宣布隱退了。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進行清盤工作。他不希望因參加自己不理解的游戲而使自己很優秀的業績受到損害。后來的事實很快証明了他的決定是英明的。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每一種股票都比1969年年初下降50%。不過,他在股市最低時又增持了自己控股公司的股票,如捷運、伯克希爾。這些公司如今就是財富的代名詞。

60年代,也許離我們太遙遠,那2000年是不是離我們近些呢﹖那年3月全世界所謂網絡高科技股如日中天,所有的投資人都將市盈率拋掉而追逐“市夢率” 時,巴菲特仍死守一些被認為是舊經濟實業股。他的理論是:如果股票市價低於其內在價值達到合理的程度,他就會購買。在現實世界中,他發現找有限的幾種“優秀”股票要費盡力氣。於是,他幽默地推說他不懂高科技,所以不碰該類股票。當時有很多人開始對他的理念產生懷疑,甚至認為他老了。一年后,殘酷的現實又一次証明了巴菲特是正確的。在這次全球高科技網絡股股災中,他老人家的市值又增加了5億美元。他又一次讓全世界的投資者見識了“股神”的本色。

他在給股東的信中告誡投資者:不要因貪婪而沖昏頭腦。他認為,2000年的科技股猶如“病毒”一樣在專業投資者和散戶中傳播,刺激股價脫離公司所能支持的實質價值,投資者對科技公司作出過分憧憬的非理性預期,最終導致科技股神話破滅。展望未來,巴菲特仍將繼續投資舊經濟行業,而非股價過高的“科幻”企業。他相信,21世紀將是實業的天下。

一個人炒股掙點兒錢不算啥,難的是一輩子投資股市隻掙錢,不賠錢,那才是最難最難的啊?巴菲特不愧是股神,他做到了這一切,為廣大理性的投資者樹起了一面旗幟。

參考資料
人民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ature09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